豫菜为什么没有列入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豫菜以开封菜为代表,在北宋时达到极盛、形成规模,而八大菜系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开始的,可以说豫菜是各大菜系之母,对各大菜系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层次关系来看,八大菜系本就不该有豫菜。”
为什么豫菜不属于八大菜系?
河南是中国的老大哥,我们不屑于争名夺利。甲骨文都起源于河南,我们骄傲了吗?
中国厨师之祖伊尹就是河南人,厨师之乡长垣在河南。从大宋以来的宫廷厨师几乎都是河南人,现在***的厨师也是河南人为主。可见河南菜还是比较受待见的。河南菜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融会贯通,博***众长,味道居中,***都能吃。
河南本身也有四大菜系,豫北菜系,洛阳菜系,开封菜系,信阳菜系。其中洛阳水席独具一格,有3000年历史,号称菜系之祖,菜系活化石,就是古人吃的样子。
河南菜不在八大菜系,并不是说河南菜系不行,作为百菜之祖肯定比八大菜系高一个层次,因为缺乏地方特色,豫菜其实就是国菜,国宴上的菜就是豫菜,鲁菜,淮扬菜为主。其他地方菜根本上不了国宴的席面。
别忘了河南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燧人氏在这里取火,杜康在这里酿酒,最早的五谷种植起源在这里。最早的青铜食器起源于中原。9000年前河南先民就开始制造骨笛了。
河南人,低调,不善于宣传自己,仅此而已。
(洛阳水席)
提起中国菜系,大多数人就已经流利地说出“川、鲁、粤、淮扬、闽、浙、湘、徽”这八大菜系。这些为中国人所熟知,也算是中餐的代表。然而豫菜不在此列。事实上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豫菜作为独立菜系,名气确实不够响亮。
(中华厨祖、豫菜创始人)
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菜系源于豫、始于伊尹盛于宋」的说法。河南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区,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地的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地处中原,古时,中华文明以中原为圆心像四周扩散,上到儒家文化,下到饮食习惯,一直影响中国人至今。
就拿淮扬菜来举例。作为杭帮菜的看家菜,西湖醋鱼名声在外。鱼肉爽滑,鲜嫩酸甜。一切的美味得益于那一层平滑油量的糖醋。殊不知,作为开封名菜,鲤鱼焙面同样也以酸甜口味而名扬天下。除了糖醋熘鱼味道鲜美,这道菜妙就妙在它的食趣上。“先食龙肉,后食龙须”,鲤鱼焙面被越来越多的来汴客人所赞赏。地理位置的不同,选用的鱼类不同, 但是口味相似,都深受国人喜爱。
提起豫菜,似乎不如川菜的辣、粤菜的鲜等等让人印象深刻,豫菜的风格,如同中原文化那般中庸平和,同时它又极具包容心,豫东口味居中,以开封为代表;豫西以洛阳为代表,水席为典型风味,口味稍偏酸;豫南以信阳为代表,口味稍偏辣;豫北以新乡、安阳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偏重。
可以说,豫菜是五味调和,相辅相成。中国八大菜系的特点都能在豫菜中找到身影。
豫菜,被称为中国八大菜系的“母菜”,起始于4000年前的夏朝。开国王启在今河南禹州摆下国宴,宴请四方诸侯,史称“钓台之亭”。商朝伊尹,提出了“五味调和”“以汤说美味”,此为豫菜最早的烹饪理论。
饮食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河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称为中原,是当时最适合农耕文明的腹地,所以豫菜也得以大范围的传播,称为中国菜系的“母菜”。
豫菜在唐、北宋达到了顶峰。北宋之后,中原彻底跟“政治经济中心”都城说再见,对豫菜的发展来说是釜底抽薪。南宋开始,豫菜开始日渐衰落,直到今日。
豫菜作为一种饮食文化,是需要人来继承延续的,是需要经济进行支撑的。但清朝解体,军阀混战,看抗日战争,在河南土地上反复摧毁,从根子上破坏了经济基础,没有了豫菜传承的人员基础。
周总理在筹备开国大典宴席时,经过各方研究亲自决定***用河南菜为国宴菜,河南师傅为主厨,说明在中国的菜系上,仍有一定的地位。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各地依托各自的地理位置***进行经济发展,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而河南经过历时上的反复战争,***极其匮乏,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豫菜没有经济基础为支撑,发展缓慢。
所以,当人们将目光集中到吃上时,有经济基础为支撑的“八大菜系”被说起讨论时,豫菜被挤出来了,没能上榜。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
(点个赞,顺便粉一下,私信给我,有小惊喜!)
谢谢邀请。
传统的“八大菜系”,通常是说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年,形成了多元化文化,其中,饮食文化占有重要位置,所谓“民以食为天”嘛,八大菜系只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而已。
豫菜虽然没有进入八大菜系,但同样代表着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方面,比如豫西的水席,豫东的黄河鲤鱼焙面、开封灌汤包、道口烧鸡,都有着百年历史,还有非常平民化的胡辣汤、烩面,虽不能入“高雅之堂”,但深受底层百姓喜爱。
中国古都河南占了好几个,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商丘,但是皇朝建都之地难道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菜吗?其实应该是有的,不过中原民风淳朴,大方憨厚,加上河南是农业大省,其菜品也是追求味道和简便,以方便劳动人民食用。
河南古时候究竟有什么名菜,这个有待考证,反正现在河南出名的菜,也就是豫菜里能顺口说出来几个的应该是不多的。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小吃比较著名,就拿开封来说吧,开封小笼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古都,现在竟然靠小吃找点存在感,这是开封的痛,所以开封现在正在慢慢的,扎实的恢复宋代时的景象。
还有什么郑州烩面,洛阳的麻花,水席,濮阳的凉皮,商丘的水煎包,豆粥,sa汤,民权烧饼,南阳的方城烩面,浆面条,…………更多的都是一些小吃和家常便饭之类的出名。说句俗话,也就是上不了台面,不登大雅之堂。想想哪位皇帝会每天吃饭摆一桌子面条,就是现在谁去大酒店吃饭聚餐,会点一桌子小吃😅。
希望咱们豫菜能好,发扬光大,其实有很多豫菜大师在发展和传承豫菜,真诚的祝愿。
豫菜为什么形成的最早却进入不了十大菜系?
豫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所有的菜系都是由豫菜演变发展的,30年前全国大中城市部有豫菜饭馆,在北京各部委食堂的厨师大部分来自河南,人民大会堂,***宾馆的总厨师长也全来于河南.豫菜是各菜系的先辈所以没有参加菜系的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