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个时期烹饪都会用到哪些调料?
中国古代商周时期就说过,烹饪之道,大羹不和也。意思就是为了吃到食物本来的味道,有意识地在一些羹中不放调味料,八大菜系之中粤菜最多这样的菜式,例如白斩鸡,白灼对虾,打边炉等,都是不放调料煮熟即食。
相对于古代,环境还没有被污染,山清水秀,食材新鲜,吃起来显然会更有口感,就拿走地鸡和棚养鸡来对比一下,饲料喂养的鸡一般一个半月就上市,这些鸡与其说是长大的不如说是催熟的,棚养密度高,容易生病,所以喂养的时候不可避免要使用激素,这样的鸡吃起来根本没有口感,肉质软而松散,除了用调味料加味别无它法。而走地鸡不符合经济效益,长期放养起码要三个月才能上市,因为是自然生长,这样的鸡肉肉质韧性高,口感好,即使不加任何调味料就这么用清水煮熟也远比棚养鸡好吃。所以古代即使没有调味料,食材也是远比现代要生鲜。
再说所谓调味也不一定需要调味料,例如国宴用的开水白菜,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煮为一锅上汤加少许盐然后用这样的上汤去浇熟***心,用的调味料也就是盐而已,但汤清如水,鲜味十足,很多山珍海味也不及这样的味道。
再比如沿海一带的渔民烹饪海鲜一般都是清水煮熟,尤其是螃蟹贝类,过多的调味料反而适得其反。
真正会吃的食家往往吃的是食材本身,而不是调味料。所以古代烹饪调味料少未必比现代的调味料多就难吃。
古代的调味品远没有现代这样丰富,我国最早的调味其实只有酸味和咸味。说到酸味,人首先想到醋。但在古代最早是没有醋的,酸味来源于梅子,咸味来源于盐。
《尚书》中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调味品渐渐多了起来,主要有醯、盐、梅、姜、桂、酱、醢、豉等。醯即醋。
醢,就是肉酱,是以咸为基本味的各具风味的精美调味品的总称。此外还有葱、姜、蒜等,姜和小葱是中国原有的,大葱、大蒜则要等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才传入中国。糖大约是唐代才有的,还有“饧”,是类似于糖的东西,由饴(麦芽糖)加上米粉制成。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辛、苦、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制了丰富多***、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从周代起,人们即已认识饮食中调味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而,有因季节不同及时变换调味品烹调饮食的习惯。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食用油脂。有:花生油、动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芯油、米糠油、棉子油、葵花子油、茶油、椰子油、油橄榄油、桂皮油、海松油、花椒油、红花油。
二、鲜调味品。有:大葱、葱头、大蒜、生姜、香菜。
三、香辛调味品:大茴香、小茴香、莳萝、食茱萸、花椒、丁香、桂皮、辣
四、粒粉调味品。有:食糖、芝麻粉、花椒粉、辣椒粉、椒盐粉、胡辣粉、五香粉、沙茶粉、虾籽、豆豉、红曲。
五、酱制调味品。有:酱油、豉油、虾油、糟油、鱼露、食醋、酒、腐乳汁、甜面酱、辣椒酱、辣瓣酱、沙茶酱、蒜头酱、蜜桂花、芝麻酱、花生酱、菌油、笋油。
六、花调味品。有:桂花、菊花、茉莉花、玫瑰花、夜合花。等等。《周礼.天官.食医》:“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补充】
古代的辣味调料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由大小茴香、丁香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每一道美食的烹饪都不单单是在原料的选择上,各种调味品的食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记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餱”,这就已经说明古人在烹饪美味佳肴的时候,十分重视味道的调和。调味品很多,除了人们常说的油、盐、酱、醋、糖之外还有葱、姜、桂、茴香、八角、花椒等。
盐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蜀王本记》中记载:“宣帝地节中始穿盐井数十所”,那时就已经有了盐井的出现。
《管子》记载:“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两升少半”。有人说,五味之中,盐当居第一,而古人调味,首先选择的也是盐,《尚书》中有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醋,又称为“酢”,
《齐民要术》中对酢的酿造记载如下:“七月七日作,大率麦一升,水九升,粟饭九升,一时顿下,亦向满为限。绵幕翁口,三七日熟”,《齐民要术》中对于醋的制作方法共记载了24种,这只是其中之一,醋的种类很多,三黄醋、小麦醋、麦黄醋、大麦醋、糟醋等,使烹饪出的美食更滑美味。酱这一调味品从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传统的调味料,汁浓郁、色乌红、香温馨是酱的。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说过:“不得其酱不食”,陶谷的《清异录》中也记载:“酱,八珍主人也”。在春秋时期的祭祀中,对酱的选择要求也十分高。
Cola
家用佐料推荐?
以下是一些家用常见的佐料推荐:
1. 酱油:酱油是中国菜肴中最基本的调料之一,用于增加菜肴的鲜味和颜色,并且可以去除菜肴中的异味。
2. 生抽:生抽也是调味的重要佐料,适用于几乎所有中式菜品,它带有鲜味和咸味,但相对于酱油更加的嫩滑。
3. 老抽:老抽颜色较深,富有口感和香气,善于提升菜肴的色泽和口感。
4. 醋:醋可以增加菜肴的酸味和口感,促进消化。
5. 辣椒油:辣椒油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佐料,它可以加入到各种菜肴中,增加一份辣味和香气。
6. 姜蒜末:姜蒜末有着强烈的香气和味道,经常在炒菜或[_a***_]食物中使用。
7. 花椒粉和胡椒粉:花椒粉和胡椒粉都是可以增加菜肴的香气和味道的佐料,胡椒粉口感辛辣,花椒粉口感鲜美。
8. 料酒:料酒用来炒菜最好选用,可以帮助去腥增香。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家用佐料,适用于中式烹饪,可以根据不同菜系和口味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佐料。
1.油盐
这两种调料就是炒菜过程中必备的两种了,就算是新手买菜做饭时也都基本知道要买这两种。其中,食盐有粗细之分,家庭用细盐即可,但最好是加碘的。
2.生抽
生抽,是酱油和盐的结合体。对于炒菜还不熟练的新手而言,生抽是最容易使用的一味调料了。
3.大蒜
大蒜算得上是相当常用的了,它本身带有一定的酸味。作为调料,它不仅有去腥的作用,还能大大地提升菜的香味。譬如炒一道青菜,在油盐这两种调味料之外,首先选用大蒜爆香,然后倒入青菜,这样炒出来的青菜明显美味许多。

4.生姜
生姜也是去腥的一种调味料,除此之外,生姜也有暖胃、增进食欲的功效,常吃生姜,对身体也有不少好处。
5.醋
醋也有去腥的作用,但醋最主要的功效是能增强人体胃液的杀菌能力。而且,炒菜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醋,不仅增加了菜的鲜味,还保存了菜的维生素C不被破坏。白醋主要用于需要有酸味但不能有颜色的菜。
6.味精
中餐菜肴必不可少,提鲜作用大。
7.辣椒
辣椒种类繁多,有螺丝椒、牛角椒、朝天椒等等,它们有时不仅仅作为一种调料去调辣味,在餐桌上有时也作为一道菜。
菜系内涵?
菜系是指一种特定的烹饪风格或风味,通常起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菜系通常由该地区或国家的传统食材、调料、烹饪方法和口味特点组成。
世界各地的菜系各不相同,例如法国菜系以精致、浪漫著称,意大利菜系以面食、披萨和酱汁为主,中国菜系则以丰富的食材、多样化的烹饪方法和口味著称。
菜系的内涵在于它是一种文化、历史和传统的体现,反映了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独特风味和饮食习惯。不同的菜系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口味选择和美食体验。
广味调料配方?
广味调料是广东菜系中常用的一种调料,主要用于烹饪各种肉类、海鲜、蔬菜等菜肴。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广味调料配方:
- 生抽:300 毫升
- 老抽:100 毫升
- 冰糖:100 克
- 料酒:50 毫升
- 八角:2 颗
- 桂皮:1 块
- 陈皮:1 块
- 甘草:2 片
- 干辣椒:2 个
- 姜片:3 片
- 葱段:3 段
- 清水:适量
将以上调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左右,直到香味浓郁即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各种调料的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广味调料的味道比较重,如果不喜欢太咸或太甜的口味,可以适量减少生抽和冰糖的用量。另外,广味调料可以根据不同的菜肴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加入蒜蓉、豆瓣酱等调料,以增加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以麻辣,辛香调料而闻名的菜系是?
以麻辣、辛香调料为主要特色的菜系是川菜。川菜起源于中国四川省,以其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调料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川菜的特点是麻、辣、鲜、香、烫、嫩、脆、软、爽等多种口感的综合表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麻辣口感的特色,这是由于川菜中使用了大量的花椒和辣椒等调料所致。川菜的烹饪技法非常丰富,包括了煨、焖、炖、爆、炸、烤等多种烹饪方式,使得川菜在口味和营养上都有着极高的表现力。
各菜系的区别?
各个菜系是指不同地区或国家的烹饪风格和特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菜系及其区别:
1. 中餐菜系:中餐菜系包括川菜、粤菜、鲁菜、闽菜、苏菜、浙菜等。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口味偏好。例如,川菜以辣味著称,***用大量的辣椒和花椒调味;粤菜注重原汁原味,讲究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技巧;鲁菜以淡而鲜美的口味为主,突出烹调火候的掌握。
2. 法国菜:法国菜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菜系之一,以精致、复杂的烹饪技巧和高质量的食材闻名。法国菜强调食材的原汁原味,常使用奶油、黄油、葡萄酒等作为调味料,善于运用烘烤、炖煮、焖煮等烹饪方法。
3. 意大利菜:意大利菜以简单而美味的特点而闻名,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自然味道的保留。常见的意大利菜包括披萨、面食、意面等,橄榄油、番茄酱、乳酪是其常用的调味料。
4. 印度菜:印度菜具有浓郁的香料和复杂的调味风味,常使用姜、大蒜、辣椒、咖喱粉等调味料。印度菜以咖喱菜肴最为著名,同时也有丰富的素食选择。
5. 日本料理:日本料理以简约、精致的风格而闻名,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平衡。寿司、刺身、烤鱼、天妇罗等是常见的日本料理,所使用的调味料主要有酱油、味醂、日本芥末等。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菜系的介绍,世界上还有众多其他地区的独特菜系,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食材选用和口味特色。
1、川菜: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2、粤菜: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
3、鲁菜: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4、苏菜: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
5、浙菜:讲究刀工、制作精细、变化较多、富有乡土气息;
6、闽菜: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