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这个烹饪技术在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相当时期,人们认为炒这一技法来自宋朝,因为从文献看,只有宋朝才出现了相关记载,此外,炒法离不开油,而宋代时中国提炼植物油的技术才相对成熟。所以,许多学者甚至认为“炒”这个字也是在宋代才有的。
然而,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县春秋墓葬中,出土了“王子婴次之炒炉”,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看法,只是当时炒字写法不同,为上“少”下“火”。以后又有相关出土,甚至还出土了炒炉中有两条鱼的文物,这就确定无疑地证明,炒法在春秋时期已存在,只是当时使用的是动物油,且做法近似于今天的干锅。
不过,人类烹饪的方法常有反复现象。春秋时用炒法,到了秦汉可能又渐次失传,因动物油价格比较高,且不易保存,所以只能在少数贵族中***用炒法,随着社会动荡,贵族阶层的更替,炒法可能渐渐消亡。
到了宋代,随着植物油提炼技术的进步,炒法再度成为主流,炒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食材,传统煮法中的边角余料无法应用,在炒法中,虾头、蟹壳、菜皮等都可以运用起来,此外,炒法还有一大优势,可以让人吃更多的蔬菜。从统计看,中国人平均食用蔬菜达600种,而西方人仅100种左右。不过,从宋代史料看,炒法初期主要还是用来做荤菜,后来才逐渐惠及素菜。
由于炒法时间快、营养保留充分、味道也比较好,所以炒菜成为中国菜的主流,细分下去多达10几种技法,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餐所独有的。西餐也有炒法,或是从中餐引进的,或是炒后加水,类似于中餐中的“烧”,从炒法的丰富度来说,远不及中餐。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两次质的飞跃?
饮食历史上两次质的飞跃是火的发现使用和农耕文化开始
首先原始社会开始以***摘***为主,大多是生食为主,这样产生大量营养不良,***病多人口增长缓慢,后来燧人氏发明了火相对稍微好点,其次从炎帝尝百草发明了农作物种植后,人们生活相对稳定,人口得以迅速增长。
中国烹饪在原始社会阶段可划分为烹,石烹,陶烹三个阶段。
在人类学会用火的这三个阶段里,人类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始了”燔黍捭豚“。人类学会用火后最先***用的烹调方法是将食物架在火上燔烤、炙和把食物埋在火灰里糖煨等。这个阶段称火烹,火烹熟是直接用火对食物进行加工,不经过中间介质,加热成熟的过程。
其次利用的烹饪方法是局、石煮、烙、炮等,这就是原始烹饪的第二阶段称为石烹,石烹是用石头(石板或小石块)作介质,将食物加热成熟的过程。
距今一万一千年左右,中国出现了陶器,陶器的出现使中国烹饪出现了飞跃,严格意义上的煮和蒸便产生了。这是中国原始烹饪的最高阶段就是陶烹。陶烹是将食物放入陶器中加热,使食物成熟的过程
人类饮食历史开端的标志是用火熟食?
正确!
燧人氏钻木取火,救民熟食,完全改变了人类饮食的现状,使原始饮食向健康饮食文明迈进,标志着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火是人类健康饮食文化的开端。
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火不仅把人类带入文明时代,更是人类一切文化发展的始祖和渊源,也是文明所需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智慧产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火。火的出现也是饮食文化和烹饪历史的开端。
人类最早的烹饪方式?
在人类发展史中促使人类进步并走向最终文明的几个关键环节中,“火”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火的运用,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烹饪方法,烧烤也就正式走上了烹饪舞台,开始大显身手。烧烤据考证至今已有百万年历史,从石器时代遗迹考古到中国各个朝代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和实物出土。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历史?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
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
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通常多食“素菜”,年节里才加进荤菜。
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
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
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