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中的湘菜为什么比苏菜,浙菜,闽菜要火的多?
有一点,湘菜辣。其二,湘菜在主流菜系里做腊制品做多。
辣也是一种上瘾的东西,吃多了就忘不了。湘菜的辣和川菜略有不同,川菜花椒略多。贵州的酸辣多一点。云南各种辣都有。虽然和这些省的有区别,但辣是共同的语言。其他外省人只要吃惯了辣,也就戒不掉了。
另外一条是腊制品。其他主流菜系不多见。但湘菜有腊鱼腊肉腊味合蒸香干猪血丸子等各种腊制品
这个问题我刚进入厨师界的时候,一个老师傅讲了他的一段早年的经历:湘菜就是以辣为主。我在湘菜饭店帮厨天天切十来斤辣椒,手被辣得觉都睡不好,脚沾了洗辣椒的水脚也辣。难道真的是辣才会出名?
也有人说:湘菜自成一家,与其他菜系口味差距太大,湖南人出去了,吃地方菜,简直就是让他喝清水一样,或者吃冬瓜南瓜一个感觉,当然得找几间湘菜馆。而其他地方的人,来了湖南,吃不了湘菜,其他什么菜都能凑合,自然他们的本地菜就发展不起来了。特点是下饭。因为湖南人爱到处闯,湘菜又发展比较成熟便于传播。
还有人说,湘菜和川菜的食客大都是社会中下层人,辣味开胃下饭、***,年轻人喜欢;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随着大量的湖南、四川、重庆、贵州、江西、湖北的年轻人外出珠三角、长三角打工,随之湘菜、川菜也跟着火起来。这部分人大都在工厂工作,上班时间很长很累的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仅有点空闲时间就是吃饭,于是湘菜、川菜的辣味和***可以吃更多的饭同时还缓解长时间工作的沉闷和疲惫。我们好厨师传播八大菜系做法教程,最近也是创建了扣扣群,帮助朋友快速提升做菜水平。
其实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喜欢湘菜的朋友也可以尝尝其他的菜品。
我不是厨师,只是好吃,从一个食客的角度讲讲。目前最受大众欢迎的菜系就是川菜和湘菜。川菜湘菜我都喜欢,哪个好就不讲了,还是要看师傅手艺。
湘菜之所以受欢迎不止是因为辣还因为接地气。湖南各地招牌菜都不同,新鲜食材还是熏腊制品都有。长沙的小炒肉,剁椒鱼头,腊味合蒸,宁乡的口味蛇,永州的东安鸡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
外地湘菜馆最受欢迎的就是各种小炒,对厨师要求不高,简简单单的家常食材加辣椒大火爆炒出味,香辣开胃,只要咸淡适合几碗饭一下子就见底了。价格实惠,家人朋友聚餐三四百就可以满满一桌子菜,粤菜可能点一条鱼都不够。而且现在辣椒的种类和辣度都分类明确,厨师可以根据不同地方对辣的接受程度调整改良,看似一碗红彤彤的辣椒,其实并不辣所以各地都能接受。
苏菜讲究调汤,讲究原味,不是高档饭店和名厨基本做不出来正宗味道。浙菜大家熟悉的莫过于东坡肉龙井虾仁叫花鸡。这几味都是家常菜。至于西湖醋鱼,对鱼腥味和酸味敏感的千万不要尝试,宋嫂鱼羹类似。
闽菜的精华也是汤,一汤十味,菜以山珍海味为主,材料贵菜价高,同样不是真正的大厨做不出来味道。一般很多中高档的饭店主打必有佛跳墙,不过一般都不正宗,无非就是一只鸡放点猪肚鱿鱼之类的。大家最熟悉的沙县小吃,闽菜做的不好的就那个味。
总的说来,现在公务宴请越来越少,大型饭店纷纷倒闭。老百姓出去吃饭基本都是自己掏钱,还是希望口味好价格实惠。所以食材和人力成本高的苏浙闵徽菜系慢慢沉寂,就算在当地都很难让本地人满意,更不要说外地了。偏向家常口味的川菜和湘菜馆遍地开花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很简单,原因就两个字:开胃。
想当年,我有一位朋友,本来也是个平头整脸,看上去绝对不至于影响市容的小伙子。然而自从某年被派到长沙工作了八个月,猛然增重二十斤,从此相亲大业屡战屡败,终年盘踞剩男队伍。
“湘菜太邪门了!”这句话变成了他的口头禅,祥林嫂一般在每个饭局翻来覆去叨叨,“怎么会随便一家小馆子都这么好吃呢?天知道发生了什么,三碗米饭就下了肚!”
不错,湘菜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下饭。
湖南人判定一家馆子好不好吃,通常随手点一盘辣椒炒肉或白椒鸡杂,夹一块入口,如果吃了只想立刻上大米饭,好,这家店不错。
一个地方的吃食风格,其实都有历史文化原因。湘人自古血性匪气,信奉“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这种性格折射到生活中,当地菜色也讲究大开大合、生鲜香辣,一口下去,有肉有米,吃到大汗淋漓,才是人生快事。
苏、杭则历来是风雅之士聚集之地,又兼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做菜讲究的是刀工精细、风味清鲜,重视调汤,保持食物本身原汁原味。
闽菜发源于福州,尤擅烹制山珍海味。各种[_a***_]剧中比斗最爱用的王牌压轴大菜“佛跳墙”,就是闽菜的代表。
闽菜融沿海众家之长所成,具有三大特色:一是红糟调味;二是善于制汤;三是好使糖醋,地域特色十分浓郁,制作工序也都比较复杂,并不适合大众推广。
这样看来,湘菜在大范围内更受欢迎,也就很好理解了。中国人嘛,都喜欢热闹。无论亲朋好友,还是公司同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围坐一处,吃到眉飞色舞,湘菜确是不二之选。
路过,刚好看到这个问题,特意进来分享下自己的观点。
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小兄弟,在民国时期才被全国所公认。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湖南的小伙伴不太乐意了,但这确实是目前公认的一种主流观点,所以小编也用了这个观点,望湖南的小伙伴理解。湘菜中分为三大流派,湘江流域,比较擅长于香煎小炒与红烧;湘西地区擅长于腊味和野味的制作;洞庭湖区则擅长江鲜水产烹调。这三大流派让湘菜的菜品变得很非常丰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
初看到这个标题时,感觉挺简单的一问题,可越是细想就越觉得复杂,深奥的。因为本人从事餐饮20年了,本想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回答问题,可发现还是太过狭窄。所以小编就不得不脑洞小开了一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味道;我们都知道湘菜的味道是以辣为主,浓油赤酱,非常下饭。而全中国吃辣的人有多少呢?喜欢下饭菜的又有多少呢?小编估计怎么都得有3-4亿人口吧!所以它的直接受众范围特别的广泛。
二、人员流动;湖南人的性格标签里有很强的冒险精神,敢拼敢闯敢搏,呷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所以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湖南人的影子。民以食为天,人员的流动直接推动了全国性的湘菜普及,并带动了身边的人。
三、人口原因;湖南是人口大省,近些年,湖南越来越富有,湖南人的腰包下越来越鼓。但湖南还是有很多收入较低的人,学厨是最快最直接的致富手段之一,所以就诞生了庞大的湘菜厨师队伍,这么多的湘菜厨师直接推动了湘菜的进一步演化和升级。
四、名人效应;湖南出的名人实在太多,特别是近代历史中所涌现出的一个个闪亮的明星人物。从曾经的第一军机大臣,到一代伟人,以及在他们带领下席卷全国的湘江子弟,这都为湘菜的推广和普及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五、湘菜的包容性强,懂得变通改良,所以受众也越来越多。
六、湘菜方便快捷,现在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在广东,走路都恨不得跑起来,真正演绎了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湘菜的快捷迎合了这种生活和工作节奏,所以很多人开始喜欢湘菜。
七、湘菜平价实惠;湘菜中的大部分菜品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食材,没有太过复杂的烹饪过程,所以价格相对比较亲民,这迎合了城市中很大一部分低收入者。
分析了上面湘菜为什么火爆原因,其实就明白了苏菜、浙菜、闽菜为何就显得那么不温不火了。
原创不易,您的关注是小编创作的动力;厨子说菜,一个分享美食与做菜心得的地方,更多更新资讯,请关注厨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