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熊芳芳老师的辞职?
你好,“如何看待熊芳芳老师的辞职”,我在朋友圈看到转发的广东深圳特级教师熊芳芳老师的辞职报告中,其中一句“不愿一生被安排”,深深触动了我。
第一,她本身已是名师,在事业高峰期放弃身份,卸下光环;
第二,她的职业生涯都在被安排中度过。
第三,在离退休还有7年,她决定自己说了算。
自我生命的审视
一个人愿意放弃身份,放弃名和利,说明她的内心是笃定的,并且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吸引。——清晰自己的需求。
生命的意义何在?相信熊芳芳老师有自己的定义。
被安排的人生没自由
熊芳芳老师的辞职也说明了体制内的限制。
比如升学率,也给教师造成无形的压力。那就会限制教师发挥自己的教育想法,创新性教学。
而且教师基本是遵照上级管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就抑制了教师的主动积极性,这样加剧了职业倦怠感。
我孩子学校还要教师筹办举办跳蚤市场,趣味运动会,厨艺大比拼等等。教师还要备课,讲课,工作时间就在被安排中拉长了。
能力是有底气的前提
熊芳芳老师已经成为语文界的高手,甚至在高等教育也产生影响力。可见造诣非凡。
当我们无力面对职场晋升,发展问题,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的能力不足,人脉***缺乏。
熊芳芳老师在语文界的能力,也可以迁移到其它相关的领域,只要她是她喜欢的领域。
那么她给我们的启示是:
- 明确自己真实的职业方向
- 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
- 从心出发
立足自己的内心,才能舒展出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温度。
欢迎关注@茉糖J说职 ,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一位资深外企HR,面试超过1万人为职场人助力。有任何职业问题,欢迎私信我。
羡慕啊!我觉得人生最大幸事莫过于晚年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为自己而活。
你现在拼搏事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早日财富自由。
你现在教育孩子是为什么?还不是他能自立不啃老。
所以,努力吧!还没自由的人们!
大家都上当了,熊芳芳辞职,不过是某机构精细策划炒作的结果。请问,在此之前,有多少人知道熊芳芳其人?顶多就是教育界语文同行,知道熊芳芳的“光辉形象”。而且,机构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日子——520,让全国网民都知道了熊芳芳。我这里不是质疑熊芳芳的水平,没有光环的人,机构也没办法炒作。但机构的手法的确能忽悠一大批不明真相的人。
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熊芳芳未来的网络教育,让所有家长蜂蛹而上,造成供不应求的***象,也就是饥饿营销。看目前的效果,机构成功了。
我虽然是个吃瓜群众,但还是希望心急如焚的家长们冷静一下,熊芳芳教育教学水平无疑是很高的,但即使她是神仙,将来的网络教学也是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教学效果如何,恐怕会让你大失所望。当然,据说她是准备去做老师的老师,但作为成年人学生,恐怕就不那么好忽悠了。
我的冷静,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光环只照耀远处,近前的人是感受不到光环亮度的。因为我曾经是熊芳芳的半个同事,她头上的光环在我这里并不耀眼。在这里说这些,绝对不是对她有任何恶意,相反,我更希望钱多得没地方放的人,多送些钱给我们的熊老师。
辞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因为熊芳芳老师是特级教师荣誉一堆,自带光环,所以被放大了而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也会有很多人辞职啊,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当今的工作,辞职是需要勇气和底气的,尤其是在很多人眼中工作稳定的教师,熊芳芳老师能够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辞职,这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其次,就像她所说的不想一生被人安排,每个人在工作当中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当然老师也不例外,教书三十余年,想让自己换个方法活,这也无可厚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算她放弃了光环,但是有能力的人,无论到哪都不愁。
辞不辞职是她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更犯不着道德***当老师就得怎么怎么样,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因此,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也祝熊芳芳老师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熊芳芳老师辞职一事。
熊老师是熊老师,你是你,我是我,各方面情况不一样,辞职的意义也就不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努力提升个人实力更重要。
近日,全国语文名师熊芳芳老师辞职的消息在教育界引起了轩然***,至于熊芳芳老师的成就之大、头衔之多,要写的话估计怎么也得写上个一二十行,其他答主回答中都有介绍,百度一下“熊芳芳”也有很多资料,我就不想再赘述了,只谈谈我的看法。
熊老师是熊老师,我们是我们,她和一般老师不一样。
辞职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
熊芳芳老师有31年教龄,48岁,还7年就可退休。
按说到了这个年纪,一般人是不舍得离开体制的,再熬7年,功德圆满。
但是,对于熊芳芳老师来说,并不一定是这样。
辞职,对于熊老师来说并不是损失,相反,很可能会有更大的益处。
1.从经济角度考量,熊老师辞职后很可能会有更高的收入。
现在,编制对教师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对熊老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退休以后,都是走社保,发养老金。只要熊老师自己能继续往养老金账户里交钱,或者熊老师自己购买足量的商业保险,其实退休后的待遇是差不多的。
再说了,凭熊老师的名气、人脉和能力,私立学校和机构都会抢破头来要,换句话说,即便她一节课也不用上,仅仅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头往那里一摆,就是旁人不可企及的高度,就是一笔财富。虽说熊老师在体制内的工资不会低,名师津贴、讲座费用等隐性收入更多,但是,很可能辞职后她会比以前赚得多得多。
2.从自由度考量,辞职会更自由。
有得就有失。人到了一定高位,就会相应地失去一些自由。
体制内的制约肯定要多一些,作为体制内名师,即便退休了也很难完全摆脱体制的制约。熊老师如果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辞职单干的自由度肯定会更高一些。
自由,不仅仅体现在体制的约束上,也会更多的体现在教学思想和行为上。
其实现在在学校里边,教师并没有多少教学上的自由。学校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授课模式、甚至教案等规定一些条条框框,老师其实很难有个人的学术自由。
熊老师倡导生命语文,应该是一位比较有想法的老师,这种在教学思想上的自由也应该是她看重的。
3.往后,体制内名师的日子会越来越不那么好过。
近年来,学术***触目惊心,教育界对此越来越重视。前一段时间,深圳名师胡红梅抄袭***震惊世人,引发了教育界对名师培养模式的大讨论。
名师的养成,很多时候需要助推,需要机会,需要际遇。越往上走,竞争者越少,就越好走。
不管熊芳芳老师的名师有没有水分,有多少水分,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名师,必将越来越不好做了,身在其位,一旦学术不端,就可能会身败名裂,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这时候,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走呢?
其实,体制内名师辞职并非易事。熊老师能辞职,能量可见一斑。
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一般是年纪越大,越不敢辞职。
因为我们没有熊老师那样的机遇和资本,对辞职后未知的生活充满恐惧。
别人是别人,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别人做出什么选择,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有一天需要辞职,辞职以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通人只有不断学习、磨练、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会逐渐具备随时应对辞职的本事和底气。
我是戚老师,感谢关注、阅读,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