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长春家长做过的奇葩亲子作业有哪些?
问了问身边的同事,奇葩家庭作业留得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小学。刚刚过去的万圣节,不少家长收到的亲子作业都大同小异:手工制作帽子、魔杖、披风、南瓜灯。
平时留的亲子作业更是五花八门了,制作贺卡、手抄报之类算是简单的,养乌龟、养蚕、养蜗牛,还有手工制作保龄球、房子、汽车……花样百出。
虽然名为“亲子作业”,实际大多数都是由家长完成,有家长吐槽帮孩子做作业比上班都累。
要说奇葩的,从家长们的经历中选了几个:
小学三年级,要求写一个经济小论文,奇葩不?让一个大学生一周之内都写不出来吧。最后家长是网上下载了好几篇论文,东拼西凑完成的。
幼儿园小班,让三四岁的孩子完成一个摄影作业,用相机拍摄一朵花,并且冲洗出来。
幼儿园布置作业,让孩子做汽车,用纸箱子。
雾天,老师让孩子数星星,还要认北斗七星。
在家长陪同下,听蛙声、看公鸡打鸣。
家长和孩子用废弃材料做一个电视机,要能看,能发声。
总结奇葩家庭作业,一般包括这几类:初级难度的有做泡菜、***孩子设计食谱、写灯谜;中级难度的有做画报、写PPT、做木工;高级难度的有造电视、画家庭平面图。尽管内容不同,但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家长陪同。
这也就意味着,从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大多数的爸爸妈妈们,尤其是妈妈,就要走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ws)
你认为书法家存在于庙堂,还是存在于山野?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说书法好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历史上的书法家们。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身居山野。如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张旭等等。凡自成一派者。都是醉心于书法艺术。心无旁骛。百炼成钢的大家。这和身居庙堂或者是深居山野,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的答案很明确,书法家既可能存在于庙堂,也有可能存在于山野。出身,地位,环境,有时可能会影响到书法的练习。但这些都不是,是否能成为书法家的必要条件。
书法家到底存在哪里?
一定要争论在哪里的问题?凭什么有些人是书法家?凭什么有些人不是?书法家存在于哪里重要吗?到底是存在于哪里重要?还是书法家的能力重要?
我认为一定是能力最重要!我书法家的能力才能被尊为书法家,你有书法家的能力了,无论在在庙堂还是在山野,你就应该是书法家,没有那能力,你在天上也不能成为书法家!
作为书法家的能力是什么?一个是书法作品,一个是理论水平,二者缺一不可!
问:书法家存在于庙堂还是山野?
此问题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因果关系怎么答呀?
粗且的认为:顾名思义的书法家,从古代算起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的书法家都是有相当修为的,立足本职精心造业,或得到了一点微薄收入维系全家人的生活。真正进入庙堂修身养性的书画家,还不多见。古代有:海派书画家石涛,(出过家)。张大千(长期活跃于敦煌莫高窟)精心创作。当今书画家史国良先生也到了***深入生活,搞美术创作。除此之外真正溶入到庙堂或者山野中的书法家,并不多见。
有真正修为的书法家(包括画家),庙堂或者山野生活,确实给予了现存的一些书画人,修身养性,安乐悠闲,清静自得的某些好处,但位数不多。
书法家或者画家,在当今好的社会环境当中,***都有一个家,都有家中亲人共享于天伦之乐,幸福安康之余中,谁还愿意出家入庙堂,过山野生活呢?(除及个别人以外)。答案是非常明确,不可能的。
余以为:书法家存在于庙堂,还是存在于山野,不可一概而论。
书法,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的必修课,但同时在民间广泛的存在。比如,巫、医、佛、道,漁、樵、耕、读,这些行业里,书法家也不在少数。
自仓颉造字始,书法家存在于庙堂,自古以来自不必说,从甲骨到钟鼎,从大篆到小篆,真草隶篆的演变,其本出自于官方,也就是庙堂之上。看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史,基本形成了定论,书法是统治阶级文人士大夫的必修课,也是从政本领的必备技能之一。古代社会统治管理的一切文书案牍全是手写,文武官员公文书写都很规范,非书法高手不能为之。比如:书圣王羲之,颜真卿他们曾经都是武官,字写得流芳千古。再比如:欧阳询,赵孟頫两位大书家,他们是文官。但他们的职业首先是官员,书家是另外一个身份而已。
这里着重要说的是,书法家在山野的也不在少数。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文人学子书法家。他们只读书不出仕,或隐居于山林,或隐居于闹市,过着闲适的生活。比如:竹林七贤,扬州八怪,教书先生,秀才举子等等,这些人书***力深厚,书法水平一流,可以说算得上职业书法家。
第二,巫医神相一类民间书法家。这些人吃的是文化的饭,不管是看病***,摸骨做法,他们都依赖于传统的封建文化,而这些理论体系又比较高深,长期的操练文字图案一类的典籍,自然而然的煅练一手好字。比如:一张***的生辰八字清单,一张漂亮的药方,一张漂亮的菜谱,都不泛是一幅好书法。
第三,佛道一类的在野书法家。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不同的历史朝代推崇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不同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自然不自然的服务或依附***统治阶级,驾驭人类社区,教化于民。比如:夏商之甲骨文刀手,虽是刻划文字符号,但我们也把他归入书家。再比如:寺庙里的经生,他们专门抄写经书,写得非常好,大家也习惯把他们归入书法家。再如:道家的一灵符、幡等等,其是也是文字,而这些精美的文字艺术品,也可归结为书家艺术结晶。
总之,书法是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渗透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大批的书法家。不管身居庙堂,还是身在江湖,书法艺术是一爱上了就离不开的艺术。
陈克斌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