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平时家里做菜都有什么配料?
平时家里用做菜用的配料,我家用的最多的就是盐,然后就是一点味精,还有酱油,生抽,酱油,醋,辣椒酱,花椒油,辣椒油。
虽然看着有这些,但是我做菜都是非常省料的,一般是用盐啊,味精只是偶尔一些菜需要调料一下,然后酱油和生抽这些用的也挺少的,就是炒些菜,炒一些菜需要调色一下,才会用到,醋也是比较少用,只是最近有时候在调酱汁,需要醋,酱油。
其实所有的调料都是不健康的,但是呢,也需要加一点点来改变一下,提高免疫力,要不然没有吃这些调料免疫力会下降,更难适应这个社会。
不好说,每家做饭对调料都有不同的理解,想做出高品质菜饭,调料必不可少,我家酱油至少就有5种以上,有时会根据菜品的需求临时去买调料。家里现有的调料应该不会少于20种,就不一一去说了。
谢谢邀答。
一说到这做饭用的调味料,真可以说是多到数不清,因为咱们中餐,本身就博大精深,食材种类就多,烹制方式也广,创意菜品更是层出不穷,也因此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就随之诞生。
这里花儿就和您分享一下我家日常用的那些调味料吧。
估计您家也是这样,瓶瓶罐罐的,放眼望去,就是一堆一堆的,几十个瓶子都不夸张呢。虽然是日常就是用盐啊、糖啊、酱油一类的来调味,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咱这口味也是越来越叼,要求自然就越来越高,时不常要来个西餐,偶尔自己涮个火锅,在家来个烧烤也稀松平常,所以调味料也会越买越多,但总觉得还不够。
上层放不下的,就放下面的柜子里,大包装的容量的或者一些酱,需要实现调制的,都放在这里,毕竟这些不是那种临时想不起来就容易糊锅的调料。
守着灶台不远的就是糖、盐、淀粉,还有白胡椒粉、黑胡椒粉。说到盐,现在咱就别强调什么含碘盐了,国人这碘早就补过了,就是贫困县你也听不到大脖子病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你去超市,含碘盐便宜,而需要去碘的盐却贵,因为要根据人体需要的不含碘的盐,要额外的生产线或者工艺加工,成本高了,自然价格就高了。
糖、盐是必不可少,但做法注意个量,用小勺也是要时刻提醒自己,给家人做饭,少盐少糖最重要。
两种胡椒粉,花儿喜欢这种用的时候才研磨的,味道浓郁。还有一点,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到了夏天,买好的花椒粉、胡椒粉、五香粉,如果不是放冰箱,日常放置,会产生虫子或是受潮。厨房本就容易滋生细菌,夏天更是潮湿闷热,而这种胡椒粒就不会生虫,用起来更安全卫生一些。
常用的料酒,家里不可少的是黄酒还有米酒,另外花雕酒用完了,也就没拍。炒菜炖肉,一般是用黄酒,不过炖肉的时候,感觉用米酒更香,焖鸡块的时候用米酒也好吃。而炖鱼、做过海鲜,就用花雕酒比较合适。
而且我家时不常,我还会给父母做这种酒酿饼,就是用米酒揉面,再煎好的主食,米酒还有***食欲,口感清香的作用,这样做出来的饼子,带有淡淡的酒香,还有点甜味,很好吃。
接着就是家里最常用的调料,统称为酱油的东西了。图上,从左到右,是日常我家的使用频率,从多到少。我妈炒菜,一直比较咸,这也是北方很多家庭的习惯。一炒菜,就爱放老抽,黑乎乎的一大片。
现在父母年纪大了,我就老提醒母亲,做饭一定要口轻,少放老抽,酱油要用也要少盐度的那种。这里我不强调品牌,就是用的习惯,少盐的酱油相对好一些。
其次就是生抽,因为我家拌凉菜挺多,也爱卤个猪肝、酱个牛肉一类的,生抽会用的多一些。
第三个就是蚝油,蚝油做菜有个特点,特别提亮提鲜。所以日常我家蚝油也用的挺多,炒个肉菜,放点蚝油,口感不错。
第四个老抽,竟然是瓶子上有字,嘻嘻,因为我常把这个瓶子藏在最后面,母亲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了,非得自己做个记号,就用纸贴个条。没办法,老人家一辈子的习惯,我不在家,她炒菜,还是习惯用这个,就是用的确实不多了,架不住我天天念叨她啊。
鱼露,这个应该是南方家庭用的多,本身是用小鱼小虾发酵酿制出来的,所以特别鲜,一些北方人吃不惯,一般凉拌海鲜时候蘸汁或者放入一点,我父母不喜欢,我个人觉得还是蛮不错的。
最后就是蒸鱼豉油,看名字就知道,一般蒸鱼的时候用得上。不过我父母红烧鱼的时候多,赶上吃鲈鱼,或者朋友送的鲜活草鱼,我家才清蒸吃。
除了酱油,我家醋的用途也很多。最左边这个是黑醋,是比较西式的吃法,凉拌菜的时候会用的上,我父母不碰这个,都是我自己拌菜吃,有点果醋的味道,年轻人估计会比较喜欢。
白醋呢,实际我家凉拌菜并不用白醋,但使用挺频繁,因为我做烘焙,做戚风蛋糕,打发蛋白,用的上白醋。还有腌制泡菜、泡姜一类的,也用的上。饺子醋是慢慢取代了陈醋,我和父亲都喜欢带点甜味的醋,陈醋忒酸,渐渐我家也就把这种醋当作日常调味料了。最右边的貌似归错了类,是辣酱油,但我觉得是辣、甜、咸度包括的一种怪味酱油,口感更像醋一些。追溯它的食用,是我八岁的时候,妈妈给炸鸡腿,就是蘸着这种上海辣酱油吃的,当时觉得特别好吃。我爸说这是西餐酱油,因为北京的超市买不到,别说那时候是九十年代,就是现在,北京的超市也没有这个,都要网购。但吃饺子蘸着、海鲜浇汁、还有炸了猪排、鱼柳、炸鸡块一类的,你蘸这个吃,真的特别香。所以这里推荐一下,这可是二十多年,我都觉得没有变味的调味料,还是很不错的。
接着的两张图片,[_a***_]说说各种酱。
左一是韩式辣酱,因为我家很喜欢吃石锅拌饭,自己也常做,到外面也经常会吃,这种辣酱翻拌吃,还有就是秋冬季做辣白菜砂锅煲,放入一大勺,特别提味。
左二就不用多说了,四川人发明的郫县豆瓣酱,咋就这么神奇,放在什么菜里,就什么菜香,各种好吃,家居必备。右二是北京人常用的黄豆酱,可以蘸菜吃,也能炖鱼的时候放,酱牛肉的时候放一勺也很香。关键是比较咸,所以日常炒菜不用,就是酱个肉,口感很好。最右边是甜面酱,日常都会入冰箱冷藏,会保存的久一些。酱个鸡丁、卷个烤鸭、炒个肉丝,甜面酱都少不了。北京人爱吃的炸酱面,用甜面酱和干黄酱混合来炸,也很好吃。
橄榄菜,除了做榄菜四季豆很经典,还教你一种吃法,你做蛋炒饭的时候加入一勺试试,特别特别香。这做法我是和一个烧烤店学的,当时就觉得他家炒饭比烤串好吃,回来自己就爱上这种炒饭的做法了。
柱候酱是家里做肉菜,放入很香。像土豆炖牛肉、炖个鸡腿、炒个鸭肉,一些超市买不到,我是网购的,爱上这种酱,也是吃货们之间沟通才发现的,买了之后觉得还不错。
叉烧肉相信没人不爱吃吧,那对应的叉烧排骨、叉烧鸡腿,味道也错不了,在家做就需要买几罐叉烧酱,腌制后再入烤箱,方便又美味,懒人的选择。
哈哈,最后来个我家各种辣酱大派对。其实好多都不是我买的,是好友寄过来的,像油泼辣子,老陕人的最爱。海南灯笼椒,简直太辣了,不过我做砂锅煲喜欢放一点,色泽金灿灿,香辣暖胃。左数第五个是武汉朋友自己研磨好的辣椒,让我自己做辣椒油用的,说是特别香,寄来两个月了还没动手呢。最右边两瓶是重庆朋友推荐的,说一个是炒菜,一个是拌饭的辣椒酱。我自己买的,就真真只有老干妈辣酱了。
看你家里人口味,有的口味重,有的人口味淡
平时家里有的调料有很多:生抽主要是调味的不会加重菜的颜色;老抽主要是上色用的,耗油是提鲜味的,胡椒粉主要是提鲜去腥的做肉菜可以放些。
还有一些提香的有鲜生姜,如果家里人口味重可以多放一点,口味淡的话只在炒菜时炝锅用一点,干辣椒也是炝锅用的,干花椒炝锅用
再一个就是鸡精,味精,提鲜的,十三香,五香粉等,有的地方还用糖比较多把糖作为调味品
还有就是,八角,香叶,桂皮之类的大料,这个在北方主要是用于炖肉,卤肉之类的
不管啥配料适当就好主要吃的是食材的本身味道,过犹不及在好吃的调料都只是***食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