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人们制作美食,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用油制作美食的?
从史料看最早记载于周朝,膏谓之动物油。也就是说从周朝时期,古人开始用动物油制作食物。
《周礼·天官·应人》:“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行:食用。羔:小羊。豚:乳猪。膏香:牛膏。膳:烹调。腒:干雉。鱐:干鱼。膏臊:狗膏。犊:小牛。麤:幼鹿。膏腥:猪膏。鱻:活鱼。羽:雁。膏膻:羊油。)
植物油起源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带回的芝麻“胡麻”,初期制作为燃料使用,最早专门写食用植物油为宋代。
宋庄季裕《鸡肋编》中有一节专记油,详述宋代各种植物油的提取,认为诸油之中“胡麻为上”。庄季裕记,当时河东食***油,陕西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山东食苍耳子油。另外还有旁昆子油(疑乃蓖麻油)、乌桕子油。婺州、频州沿海食鱼油。“宣和中,京西大歉,人相食”,又“炼脑为油,以食贩于四方莫能辨也”。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食用动物油脂,到宋代才开始大量食用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食用时间晚于动物油与古代的农业生产有关 ,传统五谷都作为主食食用。大豆虽原产于中国,但出油率低。
而像出油率高的油菜花生都是到了宋明时期才进入中国。
所以中国一直是以动物油脂为主要油料的国家。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烹饪的发展而演变的,它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又称火烹时期,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是用火直接加热,再后来有了原始的欢具。
二、形成时期 又称陶烹时期,大约在一万年以前,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出现了陶器,用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诞生了,有了最早的蒸,煮。
三、发展时期 又称铜烹时期,大约在四千年以前,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出现了铜制炊具,铜制炊具耐得了高温,有了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如煎、炸。
四、繁荣时期 又称铁烹时期,大约在春秋晚期,这一时期出现了铁器,由于铁器传热的速度比较快,所以有了炒。
五、昌盛时期 又称电烹时期,这一时期发明了电器,电器的广泛应用使中国烹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真正开始使用食用油的时期是北宋时期
在没有榨油技术诞生之前,古代人们使用的是动物的油脂,如牛油、狗油、猪油、羊油等煎制。直到北宋时期木制榨油机的出现,人们才有了充足的食用油。
题主要问古人是从什么开始用油制作美食?
我觉得应该跟人类历史一样久远。
诉诸常识想,人类应该最早使用的动物油脂。
比如:人类养猪历史历史就有七八千年之久,猪身上有大量的油脂,油脂是高热量食物,对于史前生产力低下的人类来说,应该是长期处于一种半饥半饱状态中,富含热量的动物油脂,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
所以,人类应该首先使用动物油脂制作美食。
比如先秦时代的「肝膋[gān liáo] ,就是用猪油制作的一款美食。
中国最古老传世文献《周礼》中,记载了上古时代的八种顶级美食——「八珍」: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
- 《周礼·天官·冢宰》: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 《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八珍」之「肝膋 」:就是用猪身上的网状油脂,包裹狗肝炙烤而成。
《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郑玄注:膋,肠间脂。
猪网油也就是猪的肠系膜,也即郑玄注《周礼》说的「肠间脂」。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才开始使用植物油,因为植物油需要农业种植,自然***集野生油料作物产量太低,而且植物油的压榨工艺也比较复杂。
比如:西方的橄榄油、中国的芝麻油、大豆油。
中国的榨油技术起始于汉代,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油料作物和种植的时间:
引自:刘英. (2009). 中国古代作物油料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式烹饪最典型的烹饪技法就是——热油、猛火、快翻的「炒」,而「炒」需要动物油、植物油作为导热和调味媒介。
以「炒」法制作美食,诞生非常晚。大约是在汉代以后。
比如目前所见最早文献是南北朝时期的文献《齐民要术》记载了「麻油炒鸡蛋」的做作方法:
《齐民要术·卷六·养鸡第五十九》:炒鸡子法: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齐民要术》中炒鸡蛋并不是用铁锅,而是用铜铛,铁锅一直要到宋代才出现。
东、西方都有的【油炸烹饪】,需要大量的植物油作为导热媒介。中国最早的油炸食品可能是「寒具」,也就是今天的所说的「馓子」:
苏轼有一首《寒具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齐民要术》就详细记载魏晋时期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传说「寒具」这种油炸食品起源自东周时代,也即纪念春秋名臣介子推的寒食节。
寒食节需要要禁火三天,人们就提前油炸这种面食,当作寒食节的「快餐」,
《楚辞·招魂》篇中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一句,「粔籹」被认为就是后世所称的「馓子」,是先秦时期楚国称谓。
而当时中原称做「膏環」:
- 《楚辞·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王逸注:言以蜜和米麵,熬煎作粔籹。
- 《说文》:粔,粔籹,膏環也。
- 《爾雅翼》:蜜和米麫,煎熬作粔籹。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膏环,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如汤饼面。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原注:“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
综上所述,古人利用油脂制作美食的应该说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人类先是利用动物油,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发明了榨油术,开始利用植物油。中国最早的食用植物油是豆油和麻油。
目前文献所记载来看:
最早的动物油制作的美食是先秦时期的「肝膋」。
最早的热油旺火炒菜法是<齐民要术>所记载的「麻油炒鸡蛋」。
最早的油炸食品是先秦时期的「膏環」,楚地叫做「粔籹」,后来也称作「寒具、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