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饵的饵料味型怎么搭配比较合适?
你好,这位钓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品饵的包装上面会写着各种味型,比如常见的腥香,奶香等。以及在配饵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饵料味型状态雾化等等,有很多钓友其实并不太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怎么去搭配使用。其实懂得用饵是每一个进阶钓鱼人都必备的技能之一,只有知道这些基础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加灵活地去运用。
“尊重鱼的味型”是饵料配置的核心之处,通常情况而言应遵循“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的规则搭配。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为常见的饵料搭配,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饵料中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季节和对象鱼的偏口嗜好”是考虑味型搭配的两大主要因素,做到钓什么鱼用什么味型的饵,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不同季节中的使用原则即可。
注重主攻饵和***饵的搭配。开饵时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主攻饵和***饵,盲目选用饵料和想当然地开饵是钓不好鱼的;开饵前,要根据所垂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饵料,实践中一般按照“主攻饵料+基础饵料+状态饵料”的公式来进行具体配置,主攻饵侧重对象鱼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础饵侧重对象鱼在吃口上的广谱性,状态饵侧重饵料状态和雾化的调整,促进对象鱼的最佳适口性。
最后祝钓友大鲫大鲤,收获满满,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我是钓鱼人飞扬,如果你也喜欢钓鱼记得关注我!不足之处,欢迎指导。
你好,我是三农峰哥,很高兴为你解答。鱼饵的饵料味型怎么搭配比较合适?常用的饵料味型怎样搭配才不会起冲突?酒味饵料搭配有什么要求?
咱们先来看看饵料基本搭配公式: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这就是饵料的基本搭配公式,一般饵料搭配遵循这个公式就好。
咱们再来看看鱼饵味型搭配,常用饵料味型有:清香、奶香、果香、薯香、腥香、浓腥、香腥、本味等等,味型搭配主要有季节气温和鱼情水情来决定。如肥水用清香或本味,瘦水用大腥大香或腥香,杂鱼多味型要淡,无杂鱼味道稍浓。春冬腥香或香腥,夏秋本味或清香。
常用味型饵料搭配方式,腥味配香味,奶香,果香,薯香都可以,香味配腥,奶香,果香,薯香也可以。至于比例,就要看你主攻什么鱼了,鲫鱼用腥香,奶香,鲤鱼用腥香,薯香,草鱼用清香,谷物本味香。
最后咱们来说说酒味饵料的搭配要求,酒味搭配本味,奶香,薯香,果香,清香等都可以,但是酒味最好不要搭配腥味,因为酒是可以去除腥味的,所以腥味酒味最好不要放一起。
其实饵料味型怎么搭配主要看你主攻什么鱼,钓什么鱼就要突出所钓鱼种喜欢的味型就好了。
以上就是本人对饵料味型搭配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饵料作为垂钓过程中直接与鱼接触的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鱼的摄食器官众多,但嗅觉最为关键、重要,饵料的味型 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因如此,垂钓中钓友对饵料的味型格外重视,那么饵料味型又是如何搭配的呢?笔者结合多年野钓经验、分享如下。
饵料味型是如何搭配的
鱼的食性、味型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大小、水温、水质、食物丰富程度等等,因此是不断变化、调整的,另外味型之间也是相互影响、作用的,所以味型搭配是需要技巧的,具体如下。
1、味型搭配随水温变化,且有主次之分
冬季水温低,相对数量的淡水鱼此时偏好腥味,且水温越低,越需要浓腥***它的摄食,正如钓鱼谚语所说的“冬钓浓”。不过随着水温提升,对腥味的敏感度逐渐降低。比如鲫鱼仲春、晚春时由腥香味型逐渐向香腥味型转变,前者以腥为主、香为辅;后者香为主,腥为辅。鱼在不同的水温下,对每个味型的敏感度、需求度是不同的,恰当的主味型更容易吸引鱼的注意。
2、味型搭配不宜过多,避免杂乱,应层次分明
越是诱鱼效果好的饵料,味型层次越清晰、分明;越是诱鱼效果差的饵料,味型越杂乱。鱼类喜欢的味型有腥味、甜味、酸味、芳香味,通常鱼不止喜欢一种味型,像鲤鱼喜欢甜、薯香,而冷冬则喜欢腥味。而对于初学钓鱼者,常以人的视觉看待鱼的食性偏好,特别是遇到鱼口不佳的情况,往往将各种味型饵料拼凑一起,总认为这么多味型总有一款是鱼喜欢的。正是这种无章法的组合、搭配,将饵料味型变得杂乱,看似每个味型都是鱼所喜欢的,鱼却不喜欢,甚至排斥,远距离闻到便已游离窝点。
3、味型搭配相互之间不宜掩盖、反应
不同的饵料携带的味型,实质是味型的气味分子,那么就有强又弱之分,组合搭配时需要考虑每个饵料的用量及味型的强调,避免将其他味型掩盖,而失去组合的意义。比如泡制的诱鱼药酒,因为添加了山奈、丁香、肉桂,且经高度曲酒浸泡的缘故,一般气味浓烈、辛辣、呛鼻,开饵时用力极少,除去本身属于添加剂的一种,不宜过多;浓烈的气味往往将饵料本身的气味掩盖,所以通常要求宜少不宜多。再者两者搭配的气味分子不宜发生反应,以免生产鱼不感兴趣的气味,比如腥味与药酒其实是不建议在一起适应的,特别是添加了药酒的酒米,与商品饵料搭配使用时,通常特意要求用低度曲酒,就是为了避免产生的其他味型对鱼群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
4、味型搭配浓淡有度,适量即可
鱼的嗅觉灵敏不***,但仍然有阈值,超过或低于这个界限,依然是无法准确感知饵料味道的。通常情况下,钓友为强化诱鱼效果,不自觉地有多添加增味剂的冲动,经常因饵料过于浓郁或浓烈,不仅诱不到鱼,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再者部分钓友通常配置饵料时,用鼻子闻一闻,以自己的感知来衡量鱼的偏好,显然是不准确的,鱼的嗅觉是人的500倍,人感到特别浓郁的,对鱼而言,可能就容易造成“死窝”了。
几种常见鱼中的味型搭配
钓鱼人在垂钓实践中,逐渐摸索、发现了几种常见鱼种的味型偏好,正是钓鱼选饵、用饵的关键所在。
比如鲫鱼:冬季、早春等低温环境下,鲫鱼偏好腥、浓腥;晚春、夏季在喜好香腥或奶香。而大鲫鱼随着摄食器官完善、成熟,也能进介绍谷香味型。
比如鲤鱼:同鲫鱼一样,在低温环境下,偏爱腥味;晚春、夏季、初秋则对甜食、谷香类食物敏感度更高些。至于晚秋期,因水体环境的变化,此时带有酒味的谷香类食物对鲤鱼的吸引力更大些。
比如鲢鳙:鲢鳙喜酸臭饵,特别是在夏季水温高涨的时候,尤其明显。获得腥味饵料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直接将饵料发酵、暴晒即能产生酸臭饵或者直接添加酸臭添加剂,这种方法相对更快捷。
写在后面
本文首先介绍了饵料味型是如何选择、搭配的,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接着对几个常见鱼的味型偏好做了描述。但鱼如果长期摄食某一种味型可能不太感兴趣的食物,也会形成味型依赖,钓鱼人在实际垂钓中,结合具体情况,对饵料加以调整、完善,相信也会有不错的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不管什么饵料味型搭配,最终是配搭好之后,我们用鼻子去闻,不刺鼻、有食欲感就说明比较合适。具体情况需要实战验证。
腥味气温低时用,酒味可以天热时钓湖库大鱼时用,草莓味可以用来钓鲢鱼或肥水塘用。麝香味,奶香味钓鲫用的多。一般味道不要掺在一起,否则味道就乱了。
奶和草莓、奶和淡腥、酒香麸香和腥味、草莓和麸香都可以融合;但是奶草莓和酒味再加腥味就成乱味
1:春季 早春3月,腥香型钓饵配制,用含量高动物蛋白物质加入饵料中为主。比如常用饵料有(918腥味版50%野战蓝鲫香味型20%速攻雾化型那个20%红虫粉10% 因为是早春气温还是比较冷的这时候也小杂鱼所以要腥味浓一点)
2:春未夏初 5—6月初,香腥型钓饵配置。这是侯的气温一般在20度左右了有小杂鱼 腥味就不要那么重了 鲤鱼活跃度也高了也可以兼钓着918腥味版20%野战蓝鲫香味型50%螺鲤2号20%拉丝粉10%
3:夏季至盛夏 6—7月中旬,香腥型、香型、淡型这几个月配制钓饵要以颗粒型、纯谷物、麸香类为主要原材料,蛋白含量高于20以上,对水域的要求适量添加一些动物蛋白质(1)再用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状态(2)具有对象鱼适口性诱鱼性。918香味版40%疯诱10%麸香鲫20螺鲤3号酒香30%、酒米适量。
4:夏未至秋初 7月中—9月中,香型、腥香型、香腥型,这两个月配制钓饵要具有灵活性,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合适度,粮食型和纯谷物均可用,对不同水域和鱼情饵的要求要有更深层次的标准,也是在全年当中最难配制钓饵的阶段水肥、鱼壮、气压低、湿度大也是鱼获丌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在配制饵料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水域配置钓饵,要有它的对应性、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对付饵料单品使用上知特性的作用,才能真正获得经验上满足和丰富。
5:秋初至深秋 9月中—11中香腥型、腥香腥、腥型三种配饵在这个阶段可以说会起到一定性作用,也是钓鱼高峰期,在用饵配置上蛋白质含量高和气味上调整不断增长,自然性用饵和自然性规律性配饵,我们都要在这个阶段上体现出来,所以配饵要讲究一个原则,自然性配饵,主次分明,状态要求高,比重要求轻,气味和味道不可忽视。所欲来配置鱼的适,钓饵。但要注意掌握比例、状态,雾化程度这就要需要自己的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