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多种胃病易发,如何养护好脾胃?
养脾胃重在调理,是个长年累月的事情。不能在发病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就去调理或者吃药,平常的时候就不注重。平常要多注意饮食,不要吃不容易消化或者冰的辣的等容易***脾胃的东西。冬季的话气温寒冷,食物冷的快,要注意趁热吃,冷掉的食物可以加热后再吃。尤其注意不要在路边边走边吃,不但容易灌冷风不说,边走边吃不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损伤脾胃。
你好,脾胃是先天之本,如果心事重,喜欢多疑深思,多半脾胃不好,气血往往也不充足。这里详细给你讲讲,各种不同的症状,应该分别怎样养护“脾气”。
1.脾气虚
脾气虚证,主要是因为寒湿侵袭,或者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过于忧思、久病体虚等导致脾气不足,它的主要症状是:有食少、腹胀、便溏等批示健运症候;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等气虚症候;如果脾气虚,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补气的食品,比如小米、粳米、筱麦、山药、扁豆、菜花等,以及人参、黄芪、西洋参,他们有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做一些药膳,比如人参大枣粥、山药桂圆粥、银耳山楂羹等。
2.脾阳虚
脾阳虚也大都是因为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或者是因为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损伤了脾阳。它的主要症状是胃口不好吃得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脾阳虚的人,适合吃一些性质温热、温暖脾阳的食物,比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菜、辣椒等,以及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3.脾气下陷
这个症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脾气虚进一步发展, 导致中气下陷,或者是因为久泄久痢、劳累太过,或者女性孕产过多、产后失调而导致的。它的主要症状是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饮食上, 脾气虚的宜忌食物,对它都是适合的。我们在治疗时应该补脾益气升阳,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甘草、人参、党参、当归等。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食疗方:黄芪党参杞子炖乳鸽、淮山巴戟炖猪大肠,他们都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4.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大多是因为久病气虚,或者过度劳累、思虑过多损伤了脾气,以至于它无法统血而导致。主要表现,除了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等症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种慢性出血、尿血等。对于脾不统血的症状,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可以配合薏仁莲子粥、山楂薏仁粥、扁豆山药粥、山药薏仁粥进行食疗。
最后要提醒的是,脾胃的养护最重要是“温”,脾最怕的就是“寒”,吃了太多过凉的食物,嘴是过瘾了,可是脾脏就该受罪了。所以不仅是上面食物,为了脾好,所有食物都建议大家吃温热的。
谢谢邀请!
冬季常见疾病中,胃肠疾病是容易发作的,如何养护脾胃非常重要!
我有个脾胃虚弱的朋友,食欲差有时胃痛,在我制定的肠胃饮食调养方案下,有明显改善。除了知道哪些食物对肠胃好,还需要做到避免伤胃的习惯等。
针对脾胃养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好好吃饭,养胃还从饮食细节入手,建议平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可以适当加餐,不建议吃宵夜;
2、避免伤胃坏习惯,例如暴饮暴食、吃烧烤煎炸冰冻食物、滥用药物或喝酒等,特别是辛辣食物;还有专心吃饭;
3、平日可以补充益生菌,或者自己做手工酸奶,含有有益菌对肠道微生态有改善作用,平日我自己也会做,也推荐肠胃不好的朋友坚持食用,反馈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