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少数民族的特产吗?你比较喜欢什么?
当然喜欢少数民族的特产。今天就从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美食说起吧……。***尔族的手抓饭。回族大姐油炸的馓子。哈萨克族的熏马肠。蒙古族的羊肉纳仁。藏族同胞的酥油茶。等等,等等……都让我这一棵爱美食的心,为之向往。我作为一个出生在,有13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一个土生土长的汉族人。从小就对各少数民族的美食。有一种向往的感情。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靠游牧牲畜,去维持生计的。因此,他们对肉食类的美食的制作,掌握了极其精道的方法。最大程度地保有了肉类的本味,牛奶的醇香。有时仅需要一把盐。做出来的美食就极具风味儿。与我们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人对食物制作的方法。大不相同。风味有别呀!所以对我们有特别的诱惑力。要说喜欢。我还是最喜欢我们新疆的拉条子。不但口感筋道。而且特别禁饿。是我们新疆本地人大多数都可以接受的美食。我们这儿有一句俗语。你要是到新疆来做客。如果不吃我们新疆的拉条子。就不算真正的来过我们新疆。
有些少民族的特产很不错的,就说我在新疆的维族朋友的镶坑肉和抓饭吧,特别是馕坑肉,从内地来的朋友们也有很多人爱吃的,因为新疆羊肉没味,特别香,不像内地羊肉味重,难以下口,吃过镶坑肉后再没其它羊肉好吃了,从此爱上馕坑肉了,很多内地的朋友和我一样的想法。有赞同的下面评论一下!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但这也是要分情况来讨论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一般我们都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因为喜欢或者出自于某种需要才产生了购买行为,这个问题就回到了为什么我们要去旅游?旅游的本意是什么?一般而言,我们去旅游都是为了到异地寻求新奇事物,希望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情,所以往往少数民族地区是我们选择旅游的好去处。前面我们说了旅游的本质,这是跟我们是否愿意购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旅游和购买地区特产,追求的就是所购买的特产极具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情的,所以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去到西南云南、广西等地,还是去到西北新疆、抑或是内蒙古地区,只要其特产具有地方特色,我都会考虑购买。但现实是,很多旅游地商业气息太重,地区特产太雷同太同质化了,比如到处可见的姜糖、臭豆腐等,当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没有特色,就很难驱使我们产生购买行为。
去贵州时在苗寨住过几天,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做的腊肉(这是老广的叫法),他们那里估计是叫烟熏肉。每家每户的厨房都挂有黑乎乎的腊肉,就挂在大炉火上薰,虽然这黑乎乎的腊肉面相难看,但吃起来香得恨不能把舌头都嚼了!
今年七月自驾川西云贵大环线,接触了不少少数民族,特别是在云南,56个民族云南就有26个,还有云南十八怪,瑶族的光头新娘,布朗族大姑娘背娃谈恋爱,佤族越黑越美的甩发舞,哈尼族的红河谷,独龙族的树屋,最后被发现的基诺族,光记名字就已经晕了。在民族村的一天体验了26个民族文化,赶了七场载歌载舞的演出,实在消化不良,各族吃穿住行都是别有风味。
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的一大特色,也是各民族的外表区别。我还是比较喜欢像苗族一类的盛装服饰,适合节日的载歌载舞,当然也有些民族服饰过于累赘。我不太适应一些原始的特色食品,像藏族的风干牦牛肉都不适应吃,倒是喜欢像纳西族鲜花饼之类的东西。总之中国民族众多,各有各的特色,主要看你自己的认知和感觉了,各有所爱。
四川西昌有哪些民族风味和本地特色的风味菜?
西昌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川滇结合处的重要城市,自古便是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这里的饮食也是具有彝族风味和西昌特色。
西昌的特色美食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一、民族特色
做法:是将四五十斤的小猪杀后,褪去猪毛,用豆草做燃料来烤,直至猪皮呈***,用水洗净,切成10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坨坨肉煮的时间不能太长,刚熟就可以,起锅后用盆盛,撒上盐,辣椒,花椒,芝麻,葱等佐料就可以食用,坨坨肉肉质鲜嫩可口!
做法:把鸡块洗净剁成小块,锅中倒入油后加蒜泥、花椒、辣椒、葱末炒香,倒入鸡块一起煸炒一两分钟,加入冷水大火煮开,放入切好的土豆块、酸菜、盐、味精,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除此之外荞麦饼、连渣菜、彝家馍肉、彝家辣子鸡都是彝族特色的风味菜。
二、西昌特色
建昌板鸭是以生态放养的建昌鸭为原料,经传统工艺腌制风干而成,其肉质细腻,香味浓郁,不肥不腻。西昌原名建昌,以出产板鸭著称,所以称建昌板鸭。
2.邛海醉虾
做法:邛海活虾洗净,去须脚,加适量盐、味精、[_a***_]、酱油、醋、辣椒面、花椒面、葱、香菜腌制10-15分钟即可食用。
除此之外,还有油炸白条鱼,清蒸毛蟹,鱼头汤,鱼家菜醉虾,海草鱼片、肠灌肠、邛海烧烤、城门洞牛肉粉、李肥肠、清真园牛肚粉、西昌卷粉、会理黑山羊肉等等西昌特色的美味。
看了之后是不是都流口水了^^
喜欢的朋友可以转发或者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