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豫菜不属于八大菜系?
河南是中国的老大哥,我们不屑于争名夺利。甲骨文都起源于河南,我们骄傲了吗?
中国厨师之祖伊尹就是河南人,厨师之乡长垣在河南。从大宋以来的宫廷厨师几乎都是河南人,现在***的厨师也是河南人为主。可见河南菜还是比较受待见的。河南菜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融会贯通,博***众长,味道居中,***都能吃。
河南本身也有四大菜系,豫北菜系,洛阳菜系,开封菜系,信阳菜系。其中洛阳水席独具一格,有3000年历史,号称菜系之祖,菜系活化石,就是古人吃的样子。
河南菜不在八大菜系,并不是说河南菜系不行,作为百菜之祖肯定比八大菜系高一个层次,因为缺乏地方特色,豫菜其实就是国菜,国宴上的菜就是豫菜,鲁菜,淮扬菜为主。其他地方菜根本上不了国宴的席面。
别忘了河南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燧人氏在这里取火,杜康在这里酿酒,最早的五谷种植起源在这里。最早的青铜食器起源于中原。9000年前河南先民就开始制造骨笛了。
河南人,低调,不善于宣传自己,仅此而已。
(洛阳水席)
提起中国菜系,大多数人就已经流利地说出“川、鲁、粤、淮扬、闽、浙、湘、徽”这八大菜系。这些为中国人所熟知,也算是中餐的代表。然而豫菜不在此列。事实上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豫菜作为独立菜系,名气确实不够响亮。
(中华厨祖、豫菜创始人)
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菜系源于豫、始于伊尹盛于宋」的说法。河南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区,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地的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地处中原,古时,中华文明以中原为圆心像四周扩散,上到儒家文化,下到饮食习惯,一直影响中国人至今。
就拿淮扬菜来举例。作为杭帮菜的看家菜,西湖醋鱼名声在外。鱼肉爽滑,鲜嫩酸甜。一切的美味得益于那一层平滑油量的糖醋。殊不知,作为开封名菜,鲤鱼焙面同样也以酸甜口味而名扬天下。除了糖醋熘鱼味道鲜美,这道菜妙就妙在它的食趣上。“先食龙肉,后食龙须”,鲤鱼焙面被越来越多的来汴客人所赞赏。地理位置的不同,选用的鱼类不同, 但是口味相似,都深受国人喜爱。
提起豫菜,似乎不如川菜的辣、粤菜的鲜等等让人印象深刻,豫菜的风格,如同中原文化那般中庸平和,同时它又极具包容心,豫东口味居中,以开封为代表;豫西以洛阳为代表,水席为典型风味,口味稍偏酸;豫南以信阳为代表,口味稍偏辣;豫北以新乡、安阳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偏重。
可以说,豫菜是五味调和,相辅相成。中国八大菜系的特点都能在豫菜中找到身影。
问题提的并不是很严谨,我们先从第一句话来回答。
首先,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七大古都之说,分别是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它们遍布东西南北各地,其中河南有洛阳、开封、安阳三地。
众所周知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就是安阳,它是历史上著名的殷商故都,更是《周易》的发源地,此后又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也有“七朝古都”之称。
其次,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说中原主要是指河南,因此问题中说“中国古都都在中原”似乎不是很全面。综上来看前提就不是很恰当。
再回归到题主所想谈论的豫菜。
虽然豫菜不是八大菜系之一,但是豫菜文化如同中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先行者,历史悠远。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伊尹被誉为“中国烹饪圣祖”,这也是中原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对后代有深厚的影响。北宋时期,是豫菜发展的鼎盛时期,《清明上河图》将一城的繁华及餐饮业的鼎盛悉数描写,栩栩如生。然而因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人文等因素,豫菜日渐式微,但豫菜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
最后,也希望豫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将豫菜传承发扬。
Cola
豫菜,说白话,就是河南菜。
八大菜系中为啥没有豫菜?
很简单,因为豫菜是八大菜系之祖!
有文化懂历史的人都知道:
中原河南在华夏文明史的龙头地位。
4200年的夏朝,肉糜酒香,青铜爵挥洒八方。
3600年的商朝,鼎食钟鸣,佳肴丝竹飘万里。
斯时斯景,河南周边,尚处在四野八荒。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随着中原河南的先民,在华夏大地东西南北的扩散,不仅仅是扩散了中原文明,亦扩散了中原美食文化。
年深日久,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演绎不绝,进而形成了其地方特色,方有了今天所谓的“菜系”。
资深大厨师,都知道北宋的京城开封南迁到临安,是谓南宋,也就是今天的杭州。
杭邦菜,它是浙江菜系的核心,也就是头牌状元。
杭邦菜的先祖是谁呢 ?就是这河南 !
所谓的“八大菜系”,都出生没几天。
拿豫菜来说事儿,长幼不分,很失礼的。
可知,豫菜无需定位,已是自古天成 !
😊
豫菜,被称为中国八大菜系的“母菜”,起始于4000年前的夏朝。开国王启在今河南禹州摆下国宴,宴请四方诸侯,史称“钓台之亭”。商朝伊尹,提出了“五味调和”“以汤说美味”,此为豫菜最早的烹饪理论。
饮食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河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称为中原,是当时最适合农耕文明的腹地,所以豫菜也得以大范围的传播,称为中国菜系的“母菜”。
豫菜在唐、北宋达到了顶峰。北宋之后,中原彻底跟“政治经济中心”都城说再见,对豫菜的发展来说是釜底抽薪。南宋开始,豫菜开始日渐衰落,直到今日。
豫菜作为一种饮食文化,是需要人来继承延续的,是需要经济进行支撑的。但清朝解体,军阀混战,看抗日战争,在河南土地上反复摧毁,从根子上破坏了经济基础,没有了豫菜传承的人员基础。
周总理在筹备开国大典宴席时,经过各方研究亲自决定***用河南菜为国宴菜,河南师傅为主厨,说明在中国的菜系上,仍有一定的地位。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各地依托各自的地理位置***进行经济发展,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而河南经过历时上的反复战争,***极其匮乏,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豫菜没有经济基础为支撑,发展缓慢。
所以,当人们将目光集中到吃上时,有经济基础为支撑的“八大菜系”被说起讨论时,豫菜被挤出来了,没能上榜。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
(点个赞,顺便粉一下,私信给我,有小惊喜!)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你觉得哪个菜系更好?为什么?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你觉得哪个菜系更好?为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八大菜系鲁菜最好,理由如下:
①鲁菜的历史最悠久
鲁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其后的秦汉时期。鲁国都城曲阜和齐国都城临淄,都是相当繁华的城市,饮食业盛极一时。齐都临淄可谓是东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称号。餐饮界最著名的一句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对后来齐、鲁地区的烹调技术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大家好,我是@琦哥说美食,每天分享美食菜谱与烹调技巧,精挑细选价廉质优的食材,节省您的选购时间。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对我来说是创作的动力噢。
②山东物产料丰富
山东南有泰山、北临黄河,烹饪原料丰富,大明湖的茭白、蒲菜、藕,章丘的大葱、泰安豆腐,北园的蔬菜。沿海城市的胶东菜,鲍鱼、八爪鱼、蛎蝗、乌鱼蛋等都是珍品。
③名菜众多
鲁菜系中,非常著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_a***_]有很多,比如葱烧海参、糖醋黄河鲤鱼、·油爆双脆、九转大肠、德州扒鸡、锅塌豆腐、芙蓉鸡片等等名菜,都是脍炙人口的存在。
简单说了3点,这是其它菜系所不具备的,八大菜系还是鲁菜居首。
每个菜系各有所长,作为四川人更喜欢川菜。
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具有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川菜兴起于清末和抗战两个时间段,以家常菜为主,取材多为日常百味,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白味在咸鲜中仍带点儿微辣。代表菜品有夫妻肺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等。
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号称“百菜百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味、麻辣味、辣子味、陈皮味、椒麻味、怪味、酸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