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公认四大名菜系?
按省按划分四大菜系
有2种说法 第一种:山东菜、四川菜、江浙菜、广东菜;第二种:山东菜、四川菜、淮扬菜、广东菜。
按省划分八大菜系
鲁、粤、川、苏、闽、浙、湘、徽
东北菜、北京菜、冀鲁菜、胶辽菜、山西菜、中原菜、西北菜、上江菜、江淮菜、江浙菜、江西菜、湖南菜、福建菜、客家菜、广东菜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公认的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淮扬菜和苏菜是什么关系?
淮扬菜里包括苏菜
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即淮菜,以淮安。为代表,“扬”即扬菜,以扬州、镇江一带为代表。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
为什么喜欢用淮扬菜,有三个原因
国宴,很多人想到的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茅台五粮液之类的,毕竟都是用来招待外宾的,按照国人好客的传统,自然应该把最好的拿出来
不过,前两天小米创始人雷军发的微博,告诉我们,国宴并没有那么奢华
国宴菜单
冷盘、椰香鸡豆花、奶汁焗海鲜、宫保鸡丁、番茄牛肉、上汤鲜蔬、水煮东星斑、点心、水果冰淇淋、咖啡、茶、长城干红、长城干白
从这份菜单上的菜品来看,可以说都是一些常见的菜了,菜量也不多,很多人看完表示根本吃不饱,也完全不能体现泱泱中华八大菜系的精髓嘛
不仅如此,在以往的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国宴也差不多都是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国宴的重要性(吃都吃不好谈什么国际合作)不言而喻,所以首先要考虑一点的就是:
>>>>安全,以淮扬菜为基准
众所周知,东西方差异巨大,反映在食谱上更是如此。因此,现在的国宴菜基本以淮扬菜为基准,汇集了各地方菜系,整理、改良而成,是清淡可口,软烂嫩滑,能够满足国内外大多来宾的要求。以咸味为主要口味,川菜减少了辣椒、花椒的使用,淮扬菜减少了糖的食用,其特点是清淡可口,软烂嫩滑
中国很多名菜都是重油重盐重辣明火,很多老外都不能接受,因此,国宴的首要要求不是好吃,而是能让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宾接受
为什么选择淮扬菜?做个排除法就知道了
川菜、湘菜:取材接地气,但是味道是致命伤,麻辣对外宾而言是大忌
东北菜:致命伤是不精致,量还偏大,一不小心就把外宾撑着了
本帮菜:味道偏甜是致命伤
鲁菜和徽菜:外宾普遍不能接受红烧,刚开始的国宴倒是有,后来基本没了
由于国宴往往招待的人数很多,所以很多是以炖和蒸为主的备菜,而且,很多外国人都是过敏体质:麸质过敏,乳糖不耐受,豆制品过敏等等,这些也是考虑的重中之重,这样,安全、精细、局限性最小的淮扬菜就脱颖而出了
很多朋友就要说了,那用粤菜也可以啊啊,取材新鲜,精致,还更鲜美
这就要说第二个原则了
>>>>国宴也有严格标准
很多人不知道,国宴也是有严格限制标准的,不管是价格还是数量。现在一般是人均四菜或五菜一汤,宴席安排长条桌或马蹄形桌。这种安排在国外屡见不鲜。此项改革既符合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外交实践,又切实做到了不讲排场、节约外事财政开支
而且,从1984年开始就不再使用烈性酒,用国产的葡萄酒,一般是干红或者干白来代替
因此,用料奢华,吃法讲究的粤菜也被排除了,不过国宴很多菜借鉴了粤菜的很多优点,而闽菜(佛跳墙 红糟鸡)江浙菜(狮子头 三套鸭)一般是国宴的重头菜
>>>>凸显特色
最后一点才是凸显特色,近些年来,很多国际活动并不都是在北京,像天津、杭州、[_a***_]这些地方城市也越来越越多的成了主办地,因此,在满足前面两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国宴菜单会有变化,增加了地方特色,比如龙井虾仁、金陵四宝汤、上海馄饨等
四平八稳,勿起波澜
谢谢
——公号:梳茗叙茶
苏菜和淮扬菜的定义是基本重合的。国宴用苏菜,这是建国以后就有的惯例。
为什么选淮扬菜系作为主打?主要还是因为淮扬菜兼容南北之长,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国宴宾客来自五湖四海,口味爱好繁杂,口味清淡醇和的菜品简直就是大众情人。
但是最近似乎发生了变化。特普朗访问我国,国宴是六个菜,如下:
其中一个苏菜也没有,川菜占其三(鸡豆花,宫保鸡丁,水煮鱼),鲁菜有二,粤菜一个(上汤鲜蔬)。可见形势发生了变化,毛血旺走向国宴可指日待也。苏菜就是淮扬菜吗?
苏菜和淮扬菜是两个概念。
苏菜即江苏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而淮扬菜只是江苏菜中的一种风味。
从“四大菜系”来看,鲁菜即山东菜,由齐鲁、胶辽、孔府三个菜系组成;川菜即四川菜系,以重庆菜和成都菜为代表;苏菜即江苏菜,由徐海、淮扬和南京以及苏南四种风味组成;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府、客家和潮汕三中风味组成。
淮扬菜和苏菜不是一回事。淮扬菜是苏菜的一个属派。
在整个苏菜菜系中,淮扬菜占主导地位,包括扬州,淮安,镇江,盐城,泰州,南通等江苏大部分地区,淮扬菜既有南方菜的鲜、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的咸、色、浓特点,形成了自己甜咸适中,咸中微甜的风味。
苏州什么菜系?
苏州菜叫“苏帮菜”。苏帮菜系是属于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等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苏帮菜特点是甜。很多人提到苏帮菜,第一印象就是甜。北方人特别会觉得吃不惯。
其实苏帮菜的甜是一种鲜,调味之鲜! 此外,苏帮菜还具有时令之鲜、清淡之鲜的特点!
苏州十大经典名菜苏帮菜有:母油船鸭、松鼠鳜鱼、碧螺虾仁、响油鳝糊、鲃肺汤、雪花蟹斗、黄焖河鳗、炒蹄筋、苏州卤鸭、酱方(酱汁肉)等。
苏州菜是什么菜系?
江苏菜属于苏菜菜系。
江苏菜,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简称苏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以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组成。江苏菜起源于二千多年前,其中金陵菜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吴人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一千多年前,鸭已为金陵美食。南宋时,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
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菜的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江苏菜代表菜:
1、金陵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鸭,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2、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又名松鼠鳜鱼,是苏帮菜中的传统名菜。当炸好的鳜鱼(或桂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它便吱吱地“叫”起来,因活像一只松鼠而得名。
3、彭城鱼丸
彭城鱼丸,徐州地方传统名菜,为清朝康熙年间“悦来酒家”厨师李自尝所创(一说名厨翟世青所创),色泽洁白、口感鲜嫩、安神养胃。康有为曾书写对联赞道:“彭城鱼丸闻遐尔,声誉久驰越南北”。


粤菜和苏菜有什么区别?
粤菜和苏菜是中国传统的两种主要菜系,它们分别源自广东(粤菜)和江苏(苏菜)两个地区,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1. 原料选择:粤菜注重新鲜食材,尤其是海鲜和热带水果。苏菜则更多使用本地的江河湖海鲜,以及江、苏一带的大米和小麦。
2. 烹饪方法:粤菜以精细、细腻的烹调技巧著称,注重火候掌握和食材原汁原味的保留。苏菜则更注重烹饪的过程和火候的变化,包括烹炒、红烧、煮、蒸等多种烹饪方法。
3. 口味特点:粤菜追求鲜美、鲜嫩的口感,重视菜品的原汁原味,通常***用清淡的调味方式。苏菜则追求醇厚、浓郁的口味,常常使用糖、酱油、醋等调料,让菜品更具香气和口感。
4. 菜品多样性:粤菜注重菜品的多样性和色香味俱全,包括烧腊、热炒、点心等。苏菜则更注重菜品的种类和搭配,以小炒、羹汤、红烧等为主。
需要提醒的是,这只是粤菜和苏菜的一些常见特点和区别,实际上每个菜系还有更多细微的差别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