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两周岁了,总是不正经吃饭,该怎么办?
不妨跟着幼师这样做:
01餐前有组织
◆提醒孩子餐前洗手;
◆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进餐。
▼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平时进行“烹饪”小游戏,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和节约粮食的意识;
◆让孩子参与食物准备、餐具准备等环节;
◆监督孩子餐前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2进餐有要求
▼幼儿园老师这样做:
◆为孩子讲述正确进餐方式;
◆要求孩子专心吃饭,吃饭时不轻易离开座位或交谈;
◆培养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餐桌礼仪;
▼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尽量不喂饭,让孩子自己吃饭;
◆进餐时适当约束孩子的行动;
◆要求孩子尊重餐桌礼仪;
◆家长坚持良好的进餐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
03进餐有规律
▼幼儿园老师这样做:
▼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固定开饭时间,合理设置进餐间隔;
◆尽量少给孩子吃零食;
04进餐有氛围
▼幼儿园老师这样做:
◆所有孩子食谱统一;
◆不打扰孩子吃饭,尽量低声说话或不说话;
◆善意提醒吃饭分心的孩子。
▼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进餐前不玩玩具;
◆进餐时不说话,不聊天;
◆减少电视、手机对孩子进餐的干扰;
◆孩子进餐时,家长不要轻易打断孩子。
05关注异常变化
▼幼儿园老师这样做:
◆记住每个孩子对食物的偏好、禁忌;
◆对身体不适、反应异常的孩子重点关注;
▼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如果孩子食量出现波动或者异常,要及时排查,因为孩子生病也会导致食欲不振;
◆服药过多或者滥用保健品,会增加肠胃消化吸收的负担,影响食欲。
0***理活动助消化
▼幼儿园老师这样做:
◆老师会安排丰富的室内室外游戏活动,能量消耗大,吃饭自然香;
◆饭后适当散步有助于消化。
▼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每日安排合理活动,保证孩子运动量;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饭后不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
谢谢邀请
很多情况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养成了不恰当的进食习惯,想要更正还是需要依靠家长。
两岁的孩子可以与家人共进3顿主餐,2~3次营养丰富的辅餐(水果、牛奶、面包、饼干或自制小点心等)。
进餐时间应在20~25 min/次,定时就餐。
儿童食量可波动,不强求定量,能吃多少算多少。
避免进食时看电视或玩玩具等,更不可追喂进食。
让孩子自己,抓、叉,参与进餐过程,逐步学习自己进食。允许幼儿进食过程狼藉,在进食过程中熟练掌握进食技巧。允许吃饱后离开餐桌。
对较年长一些的幼儿,可适当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或者餐前准备餐具,提高其对进食过程的兴趣。
增加运动,动的多吃的也就多了,运动不是只有跑,爬、站、走都是运动。
除了进餐时间,其他时间不再给食物,进食时间超过25分钟没吃饱也取消,让孩子感觉不听成人话,不好好吃饭会挨饿的,饿了也不能中途吃其他东西慢慢习惯改过来,进食不成问题,家长也轻松。
我是儿科医生孔凯,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谢谢大家与我交流讨论,我将更多的进行儿科科普教育,您的关注点赞与转发更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
1、首先可以带小孩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是否是缺乏哪种微量元素,若是小孩长期吃饭调皮是极易引起营养失衡的。比如缺锌就会导致小孩子进饭不香。
2、若只是孩子调皮挑食的原因,那就需要大人更花费心力了。十几年前我听过余世维的讲座,里面有一句话,我现在觉得非常适用:“孩子不想吃饭,做父母的提醒三次,若还是置若罔闻,父母只管自己吃饭,多余的剩菜当孩子的面倒掉,告诉孩子,你只能饿到下一顿才能吃到饭。我们家的规矩就是说一不二”。我现在也是一个小孩子的母亲,以上方法用过两次,效果很好,你可以试试。
3、当然,软硬兼施也是一种好方法。你也可以通过购买可爱的儿童餐具、做饭团神器来激起孩子对吃饭的兴趣,我家孩子挺喜欢吃那些可爱的“动物”饭团,见了好高兴的,吃完还吵着要。
希望能帮到你!
应该是从小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估计是大人帮助的太多了,让他失去了吃饭的兴趣,尽量给他一个餐椅,鼓励他自己吃,用勺子吃或者用手抓,不用担心小孩子饿着,小孩子饿了会自己找东西吃的,吃饭尽量和大人一样一日三餐,坐一起吃饭,上午或者下午可以各加一顿点心。
你可以试试把饭菜做成可爱的形状
还有一点就是你要考虑一下为什么他会不吃饭,是因为什么,有的可能是零食吃的太多,有的可能是饭菜不合胃口
大家如何看待家常菜的味道?
谢邀!有网友说家常菜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这一说法我完全赞同。妈妈的味道就是母爱。任何一位母亲对子女都是百般呵护,宁肯自已吃苦受累也要尽量满足孩子。孩子们在父母的关怀呵护下逐渐长大,形成了对妈妈味道的习惯和依赖。***后本人离开学校去兵团后来又展转到过不同行业的工厂,出门在外,每当尝到家乡菜就想起妈妈的味道,想到在家的习惯,想到家乡的温暖。亲情乡情总是伴随人的一生。母亲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赣州纱厂的产业工人,有时父亲不在家时甚至带着我哥去上班。说实话我妈妈的厨艺并不太好,但多年的习惯,我们都非常喜欢,妈妈炒的米粉我们从小就爱吃。退休前我每年都有多次出差,兄弟单位的用餐(含会议及中央机关的自助餐)很多菜都各具当地特色,有的还出自名厨之手,但总觉得不如家乡菜顺口。至今妈妈去世己几十年了,我们依旧忘不了妈妈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