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菜系不属于八大菜系?
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在清代形成鲁、川、粤、苏四大菜系(根据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的排序,下同),后来,闽、浙、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所以豫菜不属于八大菜系。
为什么有人说曾经四大菜系之首的鲁菜没落了?
这不是有人说,而是现实。
鲁菜,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菜系,长期是官府菜、宫廷菜。
昔日辉煌的鲁菜的没落,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其一,国宴中的鲁菜菜品不多;其二,鲁菜在南方的名气很小,鲁菜馆很少见。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鲁菜的辉煌历史地位。其三,后起之秀川菜、湘菜、东北菜在社会上的名气已经盖过鲁菜。
现在还有人说鲁菜是八大菜系的“老大哥”,有多少人会认同呢?
鲁菜为什么会没落?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国宴中的鲁菜菜品不多,是因受到鲁菜的食材、烹饪技法、口味限制。
众所周知,山东省所在的齐鲁大地,是我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的诞生地,推崇“文明始于饮食”的理念。
这里自古物产丰饶,食材选料品种丰富。
因而,鲁菜就成为儒家学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华饮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很早就自成菜品体系,历史悠久。
在民国时期,北京的著名的“八大楼”、“八大居”等鲁菜饭庄,规模大,档次高,是达官贵人们时常光临之处。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宴中的鲁菜菜品并不多,反而是淮扬菜占主流。
国宴菜代表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形象,而且是要招待世界各地不同口味的重要宾客,也即既要注重菜品外观也要考虑实惠。
鲁菜的饮食文化深厚,雍容华贵,堪任国宴。
但是它的食材选料、切配、烹饪技法过于讲究、繁杂,也即从时间、经济成本方面来讲不够实惠。
而川菜、湘菜重油、口味麻辣,口味过重;粤菜过于清淡,而且以生猛海鲜为重。
相比之下,精致、素雅、适合肠胃易消化的淮扬菜,就成为符合四海宾客的首选。
鲁菜一直在北方发展,在南方的名气很小。
鲁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由此长期在北方具有重要地位。
山东人务工、经商,几乎都选择北方及中原地带,到南方的很少。因而,南方的山东人和山东餐馆很少。
相反的是,四川、湖南人遍布全国。尤其是在广东,川菜、湘菜馆到处都是,风头不亚于本地的粤菜。而且还吸引了不习惯吃辣的越来越多的广东人改变口味。
再如与鲁菜同为北方菜的东北菜,因为东北人大批到广东、海南,东北菜馆也随之大量出现。
结果就是,川菜、湘菜、东北菜在南方的风头很旺。而鲁菜也只有零星的几家餐馆、水饺店。
如果在南方做个八大菜系的调研测试,想必大多人未必会答出鲁菜,更不会说出它曾是四大菜系之首。
鲁菜在南方的存在感接近于零,也即失去了半壁江山。这就是真实而残酷的现实。
鲁菜自身的特点限制了广泛推广
鲁菜是官府菜、宫廷菜,食材、切配、烹饪技法过于讲究、繁杂。这就使得它高高在上,难以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鲁菜讲究排场和饮食礼仪到了什么程度?朋友们可以脑补山东人的饮酒礼仪场面。
而象川菜、湘菜、东北菜之类,早期难以进入主流,被视为“江湖菜”。但是它们的存在基础是在平民百姓生活之中,接地气,受众广。
尤其是川菜、湘菜,虽然麻辣、口味重,一些人难以接受,但是***食欲,开胃、下饭。
在人口流动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饮食多元化、追求新奇的现代社会,“江湖菜”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如鱼得水。
何况,川菜、湘菜、东北菜也有高档菜品,改良后也在走中高档路线。
于是,长期盘踞于北方高档市场的鲁菜,地盘逐渐萎缩,名气越来越小。
而其它菜系则后来居上,名气盖过了昔日的前辈鲁菜。这也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物发展规律。
所以说,是鲁菜的固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造成了自身今日的衰落地位。
我是鲁菜发源地福山人,鲁菜不是没落了,一是商家为了更大的利益去偷工减料,正统的菜肴要用正统的食材,烹制出正宗的鲁菜,比方说《油爆海螺》所用的螺是皮薄肉脆的香螺,香螺的价格是普通的两倍口感鲜香脆嫩。二是食客为了省钱还想要面子,不要求口味而要求个头大小比喻《葱烧海参》水发海参本来没有味道,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喂制(在此感谢鲁菜泰斗王义均大师的传授)喂制后必定缩水,影响个头。三是鲁菜对于汤特别重视,讲究厨师的汤唱戏的腔,然而吊一锅汤的成本非常高费工费力,成本提高但是买不上价格,酒店现在都是自来水加味精您说好吃吗?(本人经营烟台市福山区同福居酒店欢迎您来品鉴,前题是您别嫌贵)
其实并不只是鲁菜没落了,几乎中国所有的菜系都没落了。
很多人可能会出来反对,说川菜没有没落啊,你看中国到处都是川菜馆,鲁菜可能有人会说鲁菜馆南方少,因为南方人吃不惯鲁菜的口味啊。其实不是这样的,判断一个菜系没落的标准恰恰不在于这个菜系的餐厅有多少,那是次要的。
判断一种菜系有没有发展的标准应该是菜系的特点、工艺、菜品、味型等有没有得到传承发扬和创新,而不是所谓餐馆的数量。表面上看,川菜征服了全国,但实际上呢?其实很多时候你说你吃的是川菜,不知哪些逝去的川菜名师听到后,会不会气的大呼,“小儿你懂甚?”
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却折射着中国很多菜系的精品菜已经开始越来越远离于大众,
以川菜为例,有几人吃过川菜中的开水白菜、泸州[_a***_]鱼、五香卤排骨、干烧岩鲤、灯影牛肉、东坡墨鱼、石锅鲃泥鳅、青城山白果炖鸡、白油豆腐、牛佛烘肘、富顺豆花等等。很多人吃到的川菜其实只是后人将几道菜捏合而成,做好的例子就是麻辣香锅。我不反对菜品的创新,这是必须的,但是将精华之物全部弃之,按照食客的口味捏合新的菜肴,这样的菜也不能叫川菜吧。很多精品菜肴只会偶尔出现在***的晚宴上,我想这是种悲哀,食神蔡澜说中国人不需要米其林,但是有多少人奉米其林指南为圣经,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文化精华就这样被我们抛弃了,再去追求西餐、日料。但说实话,日料你吃来吃去,又有多少种变化呢?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寿司、刺身、鳗鱼、天妇罗、寿喜烧、日式拉面、大阪烧、烤鸟等,其实无外就是这几样。而我们随便一个菜系就完虐它。像快餐一样的厨师速成,无疑更是加剧了本土菜系的没落,加上对西餐盲目的追捧,盲目的将中餐按照西餐的方式来做,有些中餐更是被改的不像样子。难以想象如果有一天火锅改成西餐会是什么样子?难道你我用刀叉一边切牛肉,一边烫而食之。说不上衰败了,现在的中国美食行业发展太快,人口众多,美食大爆发带来的后果就是各种食材产量的跟不上,从粮食到蔬菜到肉类,唯一的办法就是催发其快速成长,拔苗助长且还能生长,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食材的变异,无味,甚至是有害,感觉特别讽刺,以前食材自然健康特别好的时候,我们穷,不讲吃,现在食材是最不健康失去本味的时候,我们却讲究起了吃,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想念小时候的味道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口头禅,更可悲的是现在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很多食材的本味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四大菜系也是一样,除了仅有的一些地方还能用上土生土长的食材外,几乎百分百的用的全是催生的食材,川菜现在全国遍地开花,无非就是麻辣,没有什么新鲜的,其实川菜有很多不麻不辣的经典,但是在这个本味缺失的年代已经消失很久了!
粤菜更是一个讲究本味,不食不时的菜系 ,我倒觉得除了广东一些地方外,在其它省市的粤菜馆全是在装,你都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做菜的是哪里人,他们以前是不是马路边炒饼打烧饼的流动人群呢?除了味精鸡精没有别的了。
要说鲁菜衰落,那是您没看到淮扬菜吧,您看看大江南北有几家是淮扬菜的饭馆,北方不说了,南方除了江苏外您看看还有多少家是做淮扬菜的,淮扬菜刀工繁杂,火候精准,更是对厨师的要求甚高。
最后说鲁菜,我倒觉得和川菜也不相上下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北方城市所谓的家常菜都有鲁菜的影子,尤其以北京为甚,北京的老字号的菜馆大部分都是鲁菜的底子,做菜手法等都是如出一辙,包括东北很多菜就是当年闯关东的时候山东人留下的底子,所以并不是说鲁菜衰落了,而是鲁菜越来越潜移默化的渗入到了更多的地方,比如家常菜馆,百姓家中,北方各大城市都若有若无的浮现的鲁菜的影子,因此,我觉得鲁菜其实是一直在我们身边的,只是您没有注意到而已。
说鲁菜没落表明不熟悉中国菜系发展历程。我的工作性质导致我到处出差,经常出差的好处就是可以品尝各个区域的地道美食。现在最正宗的鲁菜在山东省淄博市,叫做博山菜。咸鲜口为主,注重天然调料,很少放添加剂,做工精致,唯一的就是爱用老抽,色彩偏重。
现在的北方菜系基本来源于鲁菜,看过闯关东的应该记得老朱家的菜馆就是鲁菜,现在的东北菜大部传承了鲁菜精髓,又延展出自有地域菜品,比如经典的锅包肉,其实是正宗的鲁菜。
另一部就是北京菜系,也传统于鲁菜,例如经典的九转大肠,京酱肉丝,本质也脱胎于鲁菜。
现在的北方家常菜,变成川菜,东北菜为主的菜品布局,恰恰说明鲁菜还是深受大众喜爱,所以鲁菜并没没落,反而通过不同的发展演变成更庞大的枝枝叶叶,发扬光大。
中餐有几种菜系?
川、鲁、粤、苏、浙、闽、湘、徽是 中国八大菜系的名菜。
1、四川菜系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2、山东菜系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味浓厚、嗜葱蒜。
3、江苏菜系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4、浙江菜系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5、广东菜系流派: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
6、湖南菜系流派:湖南一带特点: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
7、福建菜系流派: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8、安徽菜系流派: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
我国历史悠久,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菜肴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鲁、川、粤、淮扬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一饱口福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目前受到广泛承认的八大菜系为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1、粤菜:粤菜因其选料严格、做工精细、中西结合、质鲜味美等特点而名扬天下。
2、川菜: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鲜醇浓,麻辣辛香”的特点。
3、鲁菜:鲁菜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突出烹调方法为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素为世人所称道。
4、淮扬菜:淮扬菜既有南方菜的鲜、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的咸、色、浓特点,形成了自己甜咸适中,咸中微甜的风味。
5、浙菜:浙菜以烹调技法丰富多彩闻名于国内外,其中以炒、炸、烩、熘、蒸、烧6类为擅长。“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有三十余类,因料施技,注重主配料味的配合,口味富有变化。
6、闽菜: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
7、湘菜: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
8、徽菜:徽菜除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烧、炖及熏、蒸菜品而闻名。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 每个地方的生活习俗 饮食习惯各有不同 在我们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菜逐渐演变成八大菜系 它们是:粤菜 川菜 湘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徽菜 鲁菜 做为南方人我比较喜欢粤菜 川菜 湘菜 粤菜以清淡为主我喜欢吃烤乳猪 烧鹅 湘菜以香辣为主我喜欢吃剁椒鱼头 川菜以麻辣烫闻名 当然是喜好火锅
视频加载中...大家好:我是王大厨01我来回答一下中餐有几种菜系。
中餐为分为八大菜系,
第一是山东鲁菜 代表菜品 “葱烧海参”
第二是四川川菜 代表菜品 “鱼香肉丝”
第三是广东粤菜 代表菜品 “ 烤乳猪 ”
第四是福建闽菜 代表菜品 “佛跳墙”
第五是湖南湘菜 代表菜品 “ 毛血旺”
第六是江苏苏菜 代表菜品 “霸王别姬”
第八是安微微菜 代表菜品 “ 老沣怀珠”
河南菜怎么称呼
河南菜简称豫菜,豫菜特色是中扒(扒菜)、西水(水席)、南锅(锅鸡、锅鱼)、北面([_a1***_]、馅饭)。就烹饪技术来说,豫菜的特色是选料严谨、刀工精细、讲究制汤、质味适中。而河南菜的烹调方法,也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
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在东莞胜和广场这家河南菜馆也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这里的菜式很多,仅凉菜就能多到二三十种,让人挑选起来眼花缭乱。
河南菜称豫菜,属中国十六大菜系。又名(豫宴),即中原(河南)菜系。是对在带有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烹饪理论指导下,运用具备中原地域特点的技术和材料所制作的菜肴、面点和筵席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