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道你会做的,有故事的一道美食。它的故事和做的方法是什么?谢谢?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吃苦奋斗的经历……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在广州海珠区康乐村打工,这个村属于城中村,每年流动着十几万外来务工者,制衣厂有上万家分布在大小胡同。开始不会做衣服只能做尾部,工资很低,没多久就改行做起了小吃。
那里打工、开厂的人太多,做什么都好卖,我卖起了一种叫汉堡的小吃。
汉堡的主要成分是面粉、鸡蛋、瘦肉末、葱花、调味料、食用油等。用的工具是一种有七个孔专做汉堡的锅,每锅一次做出来七个,一锅需要十几分钟时间。
首先锅烧热倒油,油热后把鸡蛋打开不用搅碎放进去煎一会儿,然后在另一个孔里放面糊,过一小会儿把刚才煎好的鸡蛋饼放进去,撒上葱花、肉末、调味料再浇上一层面糊,过一会来会翻面,直到烤熟变成老***。
第一次因为操作技术不熟练紧张的不行,周围的人像看把戏一样围着,做出来很快卖了。
这种小吃在冷天特别好卖,往往生意太好不够卖,围一圈子人,期中就有美国人、韩国人和黑人。有一次一名韩国人为了吃上这种小吃,站在我对面等了好长时间,他还会说中文问我这个叫什么名字,怎么卖的?中文流利一点不结巴。还有一对美国夫妇看我做的小吃用的工具,又是小刀又是小产子觉得有趣,直接拿出相机给我咔嚓咔嚓拍起来,我赶紧大声说道:“喂!不要拍照呀”,这句汉语不知道他们听没听懂,拍完照很得意地大遥大摆地走了。
卖了几年汉堡,起早贪黑地干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说不完的心酸,靠着卖汉堡挣钱供孩子读书和赡养老人,又把老公***欠的外债还完,还累了一身病,想想得不偿失。
谢谢邀请。
清炒韭菜
这道菜,
也许有人会觉得惊讶,也许会有人觉得不真实?
一个6岁的孩子,站在板凳上,拿着铲子在炒菜。
一、那年夏天,下午快1点了(记得当时,我们那吃
中午饭都是11:00过点),妈妈一个人还在田里收稻谷。
那时都是手工操作,没有收割机。我和弟弟饿了,妈妈还没有回来。
二、其实那时候的我已经会煮稀饭和干饭呢。当时就是不会炒菜。家里也没什么吃的,就菜地有点韭菜和西红柿,还有青椒。
我就拿着镰刀,去菜地里割了一点韭菜。把韭菜捡干净,当时不知道有没有洗干净。😂
拿了一个小板凳,我当时还小,个子不高,够不着灶台上面,当时只知道放油,炒着炒着,不知道怎么办呢,不知道再放什么。
我的堂哥当时正好过来,他给我把韭菜里放了好多水。我就感觉怪怪的,我又把水舀了出去。
也忘了当时炒的韭菜是什么味道了,肯定不会好吃,不过当时好像觉得挺好吃的。
三、当我把饭菜带给我妈妈的时候,妈妈当时很开心,感觉很欣慰。
其实小时候的我,一直都很懂事。妈妈不识字,我上了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教我妈妈认字。学生时代的我,也从未让妈妈操心过。
现在妈妈走了……
子欲孝而亲不在……
我的妈妈是一位非常非常能吃苦,乐观开朗的人
分享到此,谢谢阅读!
饺子。
家乡食物清单是早上的清粥小菜配馒头,晌午时分的面条,一天两餐养活祖祖辈辈的人。种小麦,基本不吃米饭。偶尔压饸络,打搅团,或是一些小食。普天之下,那个时候以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生活的。
少时最开心的,逢节日过年,总会包饺子,总是乐的参与帮倒忙,被大人言说,跑出去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要吃什么,就是那个时候学会了包饺子,从丑丑的,到包出来个个精神。
那个时候好久才会吃到一次,不论何种馅都吃的满嘴流油。
物质相对匮乏,家人也会竭尽全力做鲜美的馅,自家地里边的南瓜,萝卜,下雨天在草地捡的地软,还有家后院我不知道放了多少年的一根树干,手碰就会掉下木头渣渣,凑近会闻到腐朽的味道,神奇的是它逢雨天就会长出黑黑的木耳,我总会看小木耳长大,扒下来让奶奶和在饺子馅里边。
韭菜,总是能在奶奶的手里变出花样来,韭菜猪肉,韭菜鸡蛋,三鲜馅,杏树地里边种下的韭菜总是能一茬一茬的长出小芽,饺子也是一口一个的吃,我也一点点的在长大。
守候,团圆。读书,离家,回家。总是在往复循环。
三五成群的街头,张灯结彩,***日的气氛变得浓厚,想念总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吃饭时看着餐厅一家人谈天说地,总忍不住的黯然伤神。聚会时的觥筹交错,恍惚间看到了回家团聚的笑脸。
长大之后唯一拿手会做的比较好的就是饺子了,韭菜肉馅是奶奶最爱吃的,恰巧,现在的我可以做的很好。
1:肉馅(放适量盐,姜末,葱末,花椒面,五香粉,油,老抽适量,白砂糖适量)搅拌均匀。
2:韭菜切小段,(注意要直接切好,不能往碎剁噢。)
饺子,是对奶奶最深的记忆。
幼童长大,家人也不在年轻,回家成为最大的企盼。深藏于记忆,流连于心里。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食物罐贯穿着人的一生,人生每一个精彩的时间和糟糕的光阴都有食物的身影,除了满足了我们身体的需求,也让我们有了精神的追求。我们思念一个人时,总会或多或少的提到那个时候的食物,吃的一些东西。会怀念和那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光,和那些熟悉的味道。
老家屋后流淌着一条大河,小时后的荤菜大多都来自这条河。那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不能像现在一样天天都能吃到肉。父亲就会时常带着我们兄弟俩去河里抓点鱼虾解馋。不是每次都那么运气好,大多数的时候抓到的都是一些小鱼小虾。母亲会把这些小鱼虾清理干净,然后烧上一大锅的鱼汤,还在锅边贴上玉米饼子。一人一碗鱼汤,桌子中间摆着玉米饼,一家人就这样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如果是在冬天吃不完的鱼汤我们就会盛起来。较低的气温会让它自然凝固起来,这就成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鱼冻。无论吃的哪顿饭我都会把它摆在桌子上,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爱吃这道菜。
后来我的父亲在那条河上因为去救落水的陌生人而离开了我,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家。每次吃鱼冻时都会想到那一段的时光,就会想到我的父亲。难忘的时光,难忘的味道。
其实做这个菜很简单的,就是一般家里烧的鱼,多放一点汤就好了,那我就说说小时候家里做的小鱼冻的方法吧,没有什么时髦的调味品。
1.先把这些新鲜的小鱼小虾清理干净。小时候那些过小的小鱼我记得我父亲就不去除内脏了。不适应的话就买便宜大一点的小鱼。
2.和玉米面,抓在手里能从指缝里出点水就好了。
3.小鱼上撒点面粉,搅拌一下。锅里热油煎一下,倒点白酒去腥味,我老家是产酒的,所以都有做菜加白酒的习惯。再加入葱姜蒜干[_a***_]再来点酱油,再烧入味。
4.加水,稍微加的多一点,再加盐调味。烧开多炖一会。
5.这时候我们把和好的玉米面,拍再锅边上,要拍扁拍成玉米饼,这时要记得把玉米饼浸泡在汤里一点,这样吃起来有味!6.最后在汤里放香菜,美味既成!
如果是冬天的话鱼汤直接冷却后就会凝固,夏天就盖上保鲜膜放冰箱里,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就好了。
大家吃到什么美食的时候会想到某个时光吗,某段岁月吗?一起交流一下吧,我是小林厨房的小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