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前三系?
中国八大菜系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口味如下:
1、鲁菜:口味咸鲜为主。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咸鲜为主火候精湛,精于制汤,善烹海味。
2、川菜:口味麻辣为主,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
3、粤菜:口味鲜香为主。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4、苏菜:口味清淡为主。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其中淮扬菜,讲究选料和刀工,擅长制汤;苏南菜口味偏甜,注重制酱油,善用香糟、黄酒调味。
5、闽菜:口味鲜香为主。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
6、浙菜:口味清淡为主。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运用香糟、黄酒调味。烹调技法丰富,尤为在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其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东南部口味偏咸。
7、湘菜:口味香辣为主,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香辣、香鲜、软嫩。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相对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
8、徽菜:口味鲜辣为主。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工是历来的,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于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味,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徽菜属于什么菜系?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为何八大菜系除了北方山东,其他都是南方菜?是不是北方在饮食文化没南方发达?
这是因为,所谓的八大菜系的概念,其实是近30~40年的产物。
在建国以前,并没有八大菜系的说法,有的只是“帮菜”,比如上海叫“本帮菜”,杭州叫“杭帮菜”。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其实是一套鉴别大家身份的密码。比如爱吃甜豆腐脑的人就比较容易抱团;如果人们在一整套饮食习惯上都能保持一致,那么大家自然就是老乡,在一起相互帮衬,相互照应,出门,靠朋友。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由于经济特区的原因经济发展了起来,不管我们认可与否,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有钱人的生活方式都是高端的”。
在这个意义上,八大菜系才被提了出来。最早并没有那么多,比如当时还有四大菜系的说法,也就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
其中鲁菜历史悠久,一直是宫廷菜(其实在味精的发明之后,也有点黑),苏菜是清朝乾隆之后的宫廷菜,而川菜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接待的高端菜。
然而,也正是因为菜系是经济发展之后的产物,近些年来,各地都有了自己的菜系,比如新疆菜——还别说,比起杭帮菜,我更喜欢新疆菜。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性的美食实际上是一个宝库,是需要我们挖掘的,千万不要觉得一个地方有菜系,他们的东西就真的好吃;美食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探索的事,也谈不上发达与否,当然,印度的咖喱就是三流美食,除非有一天印度是中国的,不然我也不认咖喱。
至于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今天没有火锅替代不了的美食,大家吃好喝好~
那是当然了,南方的“百越”,“蛮”……等称呼,你以为是白叫的?
百越古越部族众多纷杂,故谓之为"百越";越地上的族群又称古越族、古越人,或越族、越人。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 ,自然会有众多的不同饮食习惯。
蛮字,虫部。气候炎热,虫类繁多,为百越提供了非常丰富繁多的食材来源。
丰富繁多的食材来源,加上众多纷杂的百越传承,能不“发达”吗?
鲁菜在八大菜系中作为唯一北方菜系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且名声在外,这与山东地处沿海地区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鲁菜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风格特点影响着中国烹饪悠久历史可谓功不可没!
北方饮食文化曾经发达到[_a***_]水准,八大菜系是后来者,不论是南方菜还是北方,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我们把它叫做妈妈的味道,这种味道不论在哪,都是一辈子的记忆。中华美食的杰出代表就是满汉全席,现在辽菜承接起这个饮食文化责任,辽沈大地的厨师把辽菜烹饪技艺送入了国家非遗,这是首个入选非遗的菜系,它就是中国第九大菜系。为何八大菜系除了北方山东,其他都是南方菜?说来话长了。
以前没有八大菜系,清代初期,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除八大菜系外还有一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细分菜系,如辽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潮州菜、本帮菜、赣菜、楚菜、客家菜、蒙餐等。这样来看南北双方还是势均力敌的,八大不一定代表全部,细分菜系才是真正的家乡菜。
从菜系发展历史回过来一看,八大菜系也是好多菜系合并而成的,神似而形不似。这一点大家都是非常认可的。菜系的发展来自于历史的变迁,也不是某个人的力量。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整片大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北方代表菜系是鲁菜,它也是诸多菜系合并而成的,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被外界合并成为鲁菜,鲁菜系包括哪些呢? 胶东菜,济南菜、孔府菜、博山菜,还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地方菜和风味小吃。甚至每一道名菜都有自己的出身。鲁菜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的,其他地方很多都参考鲁菜技术,据资料记载京式菜系也属于鲁菜系,因为鲁菜影响力远远大于北京菜系,所以往往用鲁菜代表京式菜系,因为闯关东的历史原因,辽菜也是深受鲁菜的影响。东北各地的饮食高度相似,东北菜细分之下也有龙江菜、吉菜、辽菜等菜系的说法。按照这个鲁菜风味相似菜系的覆盖面积,相当与半个中国面积了。
南方代表菜系是粤菜,粤菜由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现在细分的话,这三种菜也是有单独的餐厅,三种菜系的厨师都是不一样的。
川菜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间最大菜系。川菜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川菜也是分为三派,大家都知道川菜来自于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上河帮川菜即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地区的蓉派川菜; 小河帮川菜即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 同时包括宜宾菜、泸州菜和内江菜 , 下河帮川菜即以重庆江湖菜、万州大碗菜为代表的重庆菜。三者共同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现实当中这三种菜也是有单独的餐厅,前者蓉派川菜更多一些,厨师也是不一样的数量级。
如果按照菜系的多寡来定论,北方在饮食文化确实没有南方发达,这和食材的丰富程度有关,也和人口密度有关系,社会繁荣导致物产的丰富与饮食业的兴旺,经济发达地区肯定要花样百出。
淮扬刀工比较厉害,我们叫它东邪淮扬
粤菜精致阵容豪华,我们叫做南帝粤菜
川菜突出麻辣鲜香,我们叫做西毒川菜
鲁菜粗犷取材广泛,我们叫做北丐鲁菜
这样一来大家就不难理解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了。
辽沈美食 图文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