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每个地方都有一种特色小吃,你家乡有没有?
说起美味小吃,有太多太多了,好吃的流口水,说说我们河南吧!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河南烩面会遗憾,香滑细腻,香的有一套。汤白味浓,唱戏的腔,烩面的汤。一碗鸡汤烩面,端上来香喷喷,热乎乎,回味无穷。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道口烧鸡,肥而不腻,色鲜味美,食用勿需刀,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离,无论冷热,均余香满口。至今回味起来,垂涎三尺,而且久放不腐。
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名吃开封灌汤包。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小巧玲珑,外观美观,皮薄馅多、灌汤流油,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馋的我都想下手去抓。
还有濮阳壮馍,鲤鱼培面,胡辣汤等很多很多我都不一一列举啦。总之每天都想吃到它们,吃不到它就流口水,有机会到河南了一定要尝一尝,不然会很遗憾的!
特色小吃太多太多,有的甚至文明全国。就拿霉豆腐来说,俗称霉千张,是我们地方的一传统美食,那真是个好东西。不管你是在外当官为将,回家乡探亲访友,吃这霉千张是必须的,走时总要带点回去的。
再还有粉烝肉,皮条鳝鱼,
锅奎粑粑那更是一绝,不说了,数不胜数,大多。
你们家乡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在其他的地方找都找不到的那种?
“成安八大碗”
成安酥肉选材是在猪的前半身,因为这里的肉比较嫩,肥瘦相间。将肉切片以后,加上花椒、盐、白酒、姜末、淀粉,根据淀粉的多少加鸡蛋清调匀,不可太稀,也不可太干,腌渍五分钟。记得不要用水调,因为腌好的肉是要放到油锅里炸的,如果有水就很危险,油遇到水就会炸开。炸过后的肉不但很香,而且可以将肉里的猪油炸一些出来,吃起来就不会太腻口。肉只需炸到八成熟就可捞起来。然后切成小片,摆在碗底。在肉上面放土豆或莲藕都可,土豆、莲藕切成小块,然后用大火蒸熟。蒸好后,用一个可以盛汤的盘将碗翻过来,即土豆或莲藕在盘底,上面是酥肉。煮上一点青菜放在其表面,此时再熬一点汁,汁里面加上醋、葱花、姜末,然后淋在酥肉表面就可以了。醋是必不可少的调料,放多少依个人口味而定。
成安县的扣碗做得都不错,此处仅仅举例的是酥肉扣碗,此外还有虾米白菜扣碗、酥鸡块扣碗、鱼块扣碗、酥鸡块扣碗、海带豆腐扣碗、丸子扣碗等,俗称八大碗。
我是河北枣强的,我们这的饼卷特别好吃,而且也是当地人经常吃的一种美食,里边的肉有猪肉,驴肉,都是当地人用自己的配方卤好,然后用白糖熏,我们这边人叫熏肉。用烙好的大饼卷上熏猪肉,驴肉,不吃肉的可以卷鸡蛋。一口下去,满足感爆棚!
广东江门台山,广东的华侨的乡
很快就到中秋节了,一提起中秋节想到的就是月饼,广东的月饼是甜的,有很多品种,很多吃法,但是在我们台山最有特色,最出名的还是用东瓜肉做的东蓉月饼,甜而不腻
杨柳青的素丸子虽然本质上跟我们市场上的炸素丸子差不多,都是萝卜丝、五香粉和面粉糊,但是无论是形状还是吃法都完全不一样了。杨柳青的素丸子,颗粒比较小,只有一厘米长短,而且炸的很脆,不是那种酥软的风格。
我的家乡在新疆,除了馕、烤包子、大盘鸡、羊肉串,还有很多离开新疆就吃不到的民族特色美食。首先要说的就是瓜果,哈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和田的大枣,还有葡萄干、纸皮核桃、巴旦木这些干果,在内地很多地方有钱也买不到。你一定在全国各地吃到过来自新疆的水果,比如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等。你也许觉得品相不错,但远没有传说中的好吃。不过如果你没有来过新疆,那么请不要急于下结论,离开了新疆,你吃到的新疆水果就不是新疆水果的甜度了,为了便于保存,运往内地的新疆水果需要提前收割,也就是说,在他还没有熟透的时候就被摘下来了,所以,即便你吃到的水果来自新疆,功力也要大减。还有很多食物,哪怕是新疆餐厅也不一定能吃到。
黄面+烤肉+大乌苏
一盘子黄面上一定要铺上一层烤肉,再配上乌苏啤酒,这是新疆人的标配,在内地是绝对想都不敢想的奢侈美食。
胡辣羊蹄
没错,就是羊的蹄子。丰富的胶原蛋白,好吃还不长胖,在外地竟然从来没见过,新疆人可是当零食拌嘴的啊!除了羊蹄可以吃,羊头也可以吃,而且还很好吃。爆炒羊头肉是下饭利器。
骆驼奶
骆驼奶对于许多人来说较为陌生,但它却是新疆游牧民族的传统美食。人们经常建议身体虚弱的人饮用骆驼奶,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除了富含维生素C以外,骆驼奶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铁和维生素B。
拌面+大蒜
不管你吃的是什么菜的拌面,不管你的面过凉水了没有,但是你一定要就着生大蒜吃才够味!
馕+西瓜
不是黑暗料理!是新疆人的夏日必备!馕不仅和烤肉是绝配,当它遇上了西瓜,才发现不一样的美味!
薄皮包子+胡椒
不要醋、不要油泼辣子,新疆的薄皮包子只和胡椒是原配!
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你最喜欢吃什么?
说起特色美食,我的家乡福州这里就非常多。福州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留下来的各种风味小吃数不胜数,又是闽菜的发源地,所以要说福州的美食那是真的多。
今天我就给你介绍我们福州著名的小吃锅边糊,这个锅边糊是我们福州早餐常见的一道小吃,当然也是我最爱吃的。
锅边糊,取材自米浆、海蛎、花蛤、蛏干、熟鱼干、葱花、香菇等,配以油条、海蛎饼、芋粿、馒头等配食,当地人都把它们当成早餐佳品,如果能够配上油条,那么真的是绝佳的搭配美味。
在我们福州,很多人搬新家,都要做锅边糊。很多喜庆的日子,福州人都会煮上一锅锅边糊。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迷恋锅边糊的原因。可能从小吃到大已经离不开它了。
当然,我们福州还有很多好吃的风味小吃。比如捞化、光饼、鱼丸、肉燕等等,锅边糊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是锅边糊吃不腻,可以说百吃不厌。
我喜欢吃的美食多了去了,但我最喜欢的是胜芳松花蛋。
胜芳是霸州市的一个镇,始建于2400年的春秋末期,取“胜水荷香,万古流芳”之意。
胜芳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自古就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之说。
每到夏季胜芳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荷花映日,芦苇婆娑。
就在这美丽的淀里,出产很多水[_a***_]、禽蛋产品。
1957年,胜芳养殖场成立,从此就有了胜芳松花蛋。
胜芳松花蛋个大,当您拿在手里的时候,是一种喜悦。轻轻地剥开蛋壳,琥珀色的蛋清上布满了松枝一样的花纹,煞是好看。咬一口在嘴里,清香扑鼻,余味袅袅。
“无有松花不成席”。宴席上离不开松花蛋。因为用它招待客人是首选。现在,胜芳松花蛋已经远销到了国外许多地方。
逢年过节,您提上一箱胜芳松花蛋串亲戚,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您的亲友在品尝胜芳松花蛋的时候,都会不禁为它点赞,叫绝。
全国各地美食很多,可以说是美不胜收!我们河南洛宁的美食有“洛宁蒸肉”、“凉粉饺子”、“酸牛肉”、“涼粉汤”等。
我最想吃的美食,是藏在我心底里那顿饭菜,恐怕这一生不会再吃到它。那是一九六一年,我那时十五岁。因为父母亲到外边工地修水库,我和八十多岁的祖父母在一块生活。饥饿年代吃什么都可以填肚,特别是爷爷在街上供销社食堂,用河南四两粮票一毛四分钱给我买了碗小米饭和一份炒菠菜,那香味真叫好!我一直再没品尝到这味道,今后恐怕再也享受不到那种难忘的可口饭菜了。我心中的美食,永远的美食!
岐山臊子面作为作为陕西美食的代表,在陕西美食排行榜上必然有一席之地。做为岐山人,不管身在何处,念念不忘的便是那一碗香气四溢的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由来已不可考,在岐山本地民间传说和县志记载,是和周文王有关。据说在西周时期渭河畔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周文王命人斩杀蛟龙,蛟龙重数千斤。据说蛟龙肉味鲜美,人们吃了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文王命人将蛟龙剁碎做成臊子,放在大锅里调成蛟肉汤,人们把面条放在碗里,文王亲自打汤在碗里。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人们把面吃完以后,又把汤倒进锅里,这样很多人都吃到了蛟龙面,蛟龙面就是臊子面的前身,这种吃法也一直延续至今。
臊子面的特点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薄.筋.光.酸.辣.香.油.稀.旺。薄.筋.光是说面条的做法,最好的是手擀面,薄了更好入味,筋道光滑是做好臊子面的基本要求。汤讲究的是煎.稀.旺.煎是一句当地方言,是说汤的温度很烫,稀是汤多面少,旺是由于油大汤烫,保温效果好不会凉。酸.辣.香就是来说它的味道了,酸是用的本地醋,突出一个酸味,辣是用的当地的线辣子做成油泼辣子,所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臊子面独特的香味。
对岐山人来说,臊
子面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已经融入了自己的一生。从小孩的满月到老人的过世,臊子面都是不可缺席的一种仪式。早些年,生活不易,难得的改善生活就是村子里的红白喜事。衡量主人家待客的好坏就是看早上的那顿臊子面做的好不好,几口大锅支在露天,一口用来调汤,在锅里一直翻滚,一口用来下面。川流不息的帮忙的小伙子们把面条和汤碗源源不断的送到席上。整个空气里都弥漫臊子面的香气。一碗面只挑一筷子面条,所以对一个壮年人来说,一次吃个几十碗不在话,。这也是对主人家最大的褒奖。农村这种红白喜事的臊子面最被人诟病的是吃过面的汤要回到锅里去,所以在当地被形象的称为“涎(在陕西话里读han)水面”。以前这种吃法主要是为了节约原材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吃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汤不再回到回到锅里了。
走过那么多地方,品尝过那么多美食,但家乡的那碗臊子面依然深深的印在我记忆里,有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