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觉醒怎么解锁食谱?
1 解锁黎明觉醒的食谱需要达到一定的角色等级和收集对应的食材。
2 前往游戏内的“美食家”页面,选择对应菜品,查看需要收集的材料,收集足够的材料后即可解锁食谱。
3 在游戏内,可以通过每天保持在线、活动礼包、完成日常任务等方式获得食材,增加解锁食谱的机会。
内容延伸:在黎明觉醒中,不同菜品的食材数量不同,解锁食谱所需的材料也各不相同。
同时,在游戏中可以通过菜品提升角色能力属性,加强角色战斗能力,提高游戏体验。
饺子,你觉得饭店的和自己包的,哪个好吃?为什么?
饺子就酒,越就越有。老婆会包饺子,谁还去饭店吃。自己买新鲜肉和菜,顺便捎上压好的饺子皮。回来肉菜洗切好一拌,主要是调料面味要好,饺子臽就好,我要帮忙,提前烧上开水,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叨着吃了,再拍个黄瓜,喝二两小酒,饺子味也嘹地太。不会包饺子,只能去饭店吃。如和我往邻居,你闻到俺家包饺子的香味了,肯定知道比饭店的好吃!
好吃不如饺子,中国人最喜欢吃饺子,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我觉得吃饺子还是在家吃,用料实在,用的肉是实打实精五花,饭店里的肉馅实在是不好说,下面给您分享一下我做的饺子,希望您喜欢。
食材准备:
猪肉肉糜500克,韭菜400克,饺子面粉500克,姜1块,花椒1小把,小葱2根,生抽3汤匙,耗油1汤匙,料酒2汤匙,白胡椒粉适量,香油半汤匙,盐1汤匙其中大半汤匙用于入馅,和面少许,煮饺子入锅少许
制作步骤:
第一步:先和面,温水里1克盐,这样可以使面团劲道有韧性,揉好醒面40分钟。
第二步:煮葱姜花椒水,多煮一会,最后取80克来入馅料。
第三步:调肉馅:生抽3汤匙,料酒2,耗油1,香油半汤匙,白胡椒粉适量,葱姜花椒水80克分三次加入,顺时针搅拌使其上劲,这样调出来的肉馅不油腻也不干柴,鲜香好吃。
第四步:韭菜切完入1汤匙油锁住水分。面团揉一下,分块,搓条,切剂,擀皮。
第五步:包之前把韭菜和肉馅合在一起,入盐大半汤匙,我喜欢包元宝饺子,皮大馅多,运用虎口之力轻轻一挤,一挤一个很快。
第六步:面板底下撒些干粉防止粘连。
第七步:煮饺子,水里加1克盐,防破皮不粘连,开水下饺子,用漏勺轻推,盖上锅盖,肉饺子点三次水,第三次水开捞饺子,个顶个成熟不破皮。
第八步:来,吃饺子
更多美食做法,请关注:咖啡私房菜,每日更新美食菜谱,一定有您喜欢的。
肯定是自己包的好吃啊。从来不买外面的饺子。
中国人吃水饺,不只是一种美食,也有一份情感在里面。讲讲我们家和饺子的故事吧。
我爷爷有六个儿子,其中老大过继给了爷爷的哥哥。80年代末,我二伯是乡长住在乡***里,六叔还没结婚在外地。剩下我们三家轮流照顾爷爷。虽然生活都不太富裕,但我们几家有不成文的规定,爷爷每五天换一家吃饭。这五天的时间里,不管多忙,必须要让爷爷吃上一顿水饺,再加一次肉类。每个月每家给爷爷5块钱。我记得二伯给的多一点,五叔少一点。反正那时候爷爷是我们附近最让人羡慕的老人了。
就这样一直到爷爷去世。我们几家对水饺的热爱也一点没有少。而且每家对水饺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二伯喜欢吃弯形的,饺子必须包的像月牙,那种肉比较均匀。三伯家喜欢吃肥肉,饺子必须要特别香,而且酱味比较浓郁。
我这些年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我爸爸包的饺子。那时候初中住校,每个礼拜六回家。我和弟弟回家,爸爸就开始准备馅料,妈妈和面,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子前,一边包水饺一边说话,说着各种的话题。其乐融融。所以家庭与我的概念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些年我成了家,有了孩子,饺子也一样成了我家必不可少的主食。逢年过节自不用说。就连周末和每个节气,都是我们包水饺的理由。超级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的氛围。水饺,就这样一直陪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家里的饺子和售卖的饺子哪个更好吃?
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来来说:
1,从健康卫生干净等客观条件上来说,是家里好吃。因为在餐厅吃,第一锅碗瓢盆桌面等地方肯定没家里干净。第二,餐厅肯定是一次包很多,因为得保证自己的供应量,但如此一来免不了会出现冷冻时间过长或是反复冷冻的情况。第三,从成本上来说,餐厅用的肉和油肯定和家里是不一样的。
2,从情感角度上来说,也自然是家里做的更好吃。尤其是常年工作或求学在外,思念会使记忆中关于家甚至是家乡的东西显得更好吃。如果好容易回一次家,那自然是觉得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好吃极了。如果再赶上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就会觉得更好吃,吃起来更有滋味。
3,从制作工艺等专业角度上来说,是餐厅好吃。因为既然是开餐厅,那味道自然是差不了。不然谁也不会花钱去找难吃对不对?从馅心到制皮,很多饺子店或是馄饨店可以说是做的非常好。例如,制作肉馅,普通家庭制作一般都是一公斤肉打进400***,甚至是不打水。但像很多高水平的饺子馄饨店一公斤肉里可以打进600***还不澥,这必须是长期实践才能有的手法。再例如,有些店不说馅,只是皮都很好吃,又滑又薄还不烂。同样是用面粉和面,家庭制作就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准。
注:1,肉馅打水不是为了压秤之类的歪门邪道,而是为了让肉馅吃起来更加鲜嫩有弹性,不然煮熟的肉馅容易变成硬硬的一团,很柴
2,肉馅打水最好用高汤,没有就用清水。但要注意温度,手感温暖即可。
饭店饺子和自己包的饺子哪个好吃,为什么。这个没有哪么多事,根据你自己的口味和你喜欢吃自己做的饺子没有什么关系了,每个人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了解自己吃什么样的馅的饺子。我喜欢吃自己做的饺子。我爱做饭喜欢做不同的口味。
看书和听书哪个效果会更好,二者有什么差别?
-----1-----
听书是听书,不能代替“读书”
前几天跨年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晒自己一年听了好多书,最多的我看到有400+本的。我2018年也听了200多本书,但我并没有把这些书归到我说的“读了xx本书”的概念里。
一个听书音频大概在20-40分钟,按照正常的语速,也就是6000-10000字的稿子,即使是再浓缩、再精华的东西,也不可能把一本30万字的书浓缩成1万字。
所以,听书,只能让你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东西,而真正要读说自己“读完”了一本书,请务必找到电子版或纸质版去真正的读完。
同样,有时候我也会不止一次听一个音频,因为读完书后,对书籍有了自己的思考、观点,而听一遍音频相当于和一位也读过这本书的、有一定见解的人交流,看看人家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启发或提示。
-----2-----
如何让听书的效用最大化
喜马拉雅、得到、微信读书等软件的好处是,有无数的重度阅读者、知识积累深厚的人,他们把书读完,掰开揉碎了讲解给你听。
尤其在我们无法用“眼睛”阅读的时刻,而时间又被白白浪费掉的时刻,比如走路、吃饭、坐车等等,听书至少提升了这段“时间”的价值。
原来,可能这个时间就是干一件事,但现在能边听书边干其他事,而这些是都是纯体力的、不过脑的。而听书是过脑、不耗费体力的。同时让[_a***_]和大脑运作,时间的价值自然被放大。
但即使如此,很多时候听书也是不过脑的,毕竟走路得看马路吧、坐车得看站点或换乘吧、吃饭做家务也都会正事啊,毕竟得把这些事干完吧。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自己听了XX本书,但实际真正能听到耳朵里的信息可能也就20%-30%。
让听书效用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听完后,尽快去读原书。如果你原来需要4个小时读完300页的书,而你听完30分钟的音频讲解后,你会发现你2个小时就能读完这本书了,因为已经通过耳朵“预习”了一遍。
-----3-----
不听讲解版,而是听全书,行不行?
喜马拉雅上有原文朗读的音频,得到基本都会浓缩版的音频,差距是很大的。同一本书如果300页,喜马拉雅上原文朗读估计要8-10个小时才能读完,而得到通常就30分钟精华。
曾经我也选择去听“原文朗读”,从头听到尾,不就是读完了一本书了吗?如果仅从内容上,听全文和看全文好像是类似的。
但从效率上,其实差距还是很大的。听全文书,一本要8-10h,它受限于人的朗读速度,一分钟顶多也就100个字。而“看”的话,一分钟能看400-600字。
而且,听原文书只能适合听***、文学等虚构、故事类书籍,一旦涉及一点专业知识,你就发现你的思维跟不上了。
更何况你还要考虑人的“注意力”的问题,能在干着家务活的同时还能集中30分钟的专注力,几乎不可能。
所以,我建议,最好的搭配方式是两种:
(1)先听30分钟精华版,再阅读原书(2-3小时)。
(2)先阅读原书,再听30分钟精华版。
这或许是提升你的阅读效率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