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腊八粥有什么讲究?
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见人们对于寒冷腊八时节的感受。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中医学还认为,早餐口味不开,而进清淡软柔之汤粥,可滋润胃气,生津滑喉。而且,喝粥更能促进营养吸收,达到养胃养生的目的。
腊八粥是要放十种才料,代表十全十美。
明天就是腊八啦,最近天气很冷,熬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与家人一起分享,是一件再美不过的事情。
我从小长在北方,喝的是甜味腊八粥,用大米、小米、大黄米、薏米、红豆、绿豆、红腰豆、莲子、桂圆、红枣、花生、核桃等很多种食材煮粥,有时候还会放一些冰糖,想来很幸福。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腊八粥食材丰富,以全谷杂粮和杂豆为主,还会放一些果干和坚果,营养价值很高。
在我的家乡,腊八节还会吃一种类似于腊八粥的特殊的饭,叫糜子饭。用大黄米、南瓜、红薯、豆子和红枣一起煮成稠饭,色泽金黄,香甜黏糯,无糖似有糖。
这碗***了杂粮、杂豆、薯类、果干和蔬菜的饭,营养价值可是非常高,比传统的腊八粥丝毫不差。
- 大黄米是杂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蛋氨酸,膳食纤维、矿物质和蛋白质含量也远高于大米和小麦,同时具有较强的黏性。
- 具有天然甜味的南瓜、红薯和红枣,代替糖为糜子饭增加甜味,改善口感的同时也避免了摄入添加糖。南瓜和红薯富含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红薯中还有丰富的钾元素。红枣中含有丰富的糖,同时也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特殊的香味,是整顿饭的点睛之笔。
- 红豆属于杂豆类,处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很丰富外,蛋白质含量也比谷类高,还能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增加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同时升糖指数非常低,正好弥补大黄米黏性强、升糖快的弱点。它的存在,不仅让糜子饭更好看、更好吃,也更为健康,哪怕是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适量食用。
我叫田雪。
我总结创建了211饮食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帮你学会如何好好吃饭。
掌阅APP上的音频节目《吃出漂亮 简易高效的女神餐谱》非常适合睡前听。
我认为:
好好吃饭,应该是精英阶层的基本生活状态。
我国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其实,一开始源自于印度。释迦牟尼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故腊八这天也是佛祖成道纪念日。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便于每年腊八这天煮粥纪念。在古时多是由僧人化缘所得的百家饭煮粥,然后,发放给穷人的。
至于讲究也是有的,脾胃寒凉者,粥里别放绿豆燕麦等凉性大的食材,可适量放些枸杞红枣等物……
寒冰腊八时节过,
喜庆新年马上到。
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虽有些夸张,但也是人们对这个时候的感受。
中医认为,寒为阳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健足“养肾防寒”。
中医也认为,早餐味不开,进清淡软柔之汤粥,可滋润肾气,生津滑喉。
为什么很多中国传统美食从养生的角度看都不健康?
这主要是过去的储存方式、烹饪方式相对落后,虽然在那个时候已经做到最好了,甚至是突破性创新。
比如传统的腊肉、熏肉:
加工肉类是传统工艺保存生肉的办法,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还能有的吃。
如今我们随时可以买到新鲜肉类,这些加工肉就只是口味的继承而已。
加工肉当中亚硝酸盐含量上升,含有大量的盐,都是现代人应当拒绝加工肉类食物的理由。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加工肉类纳入一级致癌物的食品清单。
能不吃,就别吃。
除了传统工艺,还有传统概念也需要留意:
老传统有的适合现在,有的不适合现在,进补就是一个。
借着这个话题,咱们说几个不够健康的老传统:
比如喝鱼汤、鸡汤进补:
无论是什么汤,凡是浑浊、奶白色,别以为是加了充满钙的牛奶,那其实是脂肪。
脂肪炖煮后形成的悬浮微粒,让汤呈现出奶白色或者浑浊的质感。
所以喝这样质感的汤,就是在喝大量的脂肪。
👉🏻 要喝就喝没那么咸的,清爽质感的汤,可以帮助补充水分,补充一些矿物质、溶进水里的一些维生素等等。
我叫田雪。
我在推广“好好吃饭”的理念。
我总结创建了211饮食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帮你学会如何好好吃饭。
掌阅APP上的音频节目《吃出漂亮 简易高效的女神餐谱》收听量排名第一。
我认为:
好好吃饭,应该是精英阶层的基本生活状态。
重新定义吃饭,一起全面升级生活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