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少数民族“吊脚楼”有什么特色?
我们土家族传统民居也是吊脚楼,主要原因一是山地陡峭,平地少,吊脚楼可以依山而建,一楼可以养牛、养羊、养猪等,二楼以上人居住或存放财产,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又避免了山高雾重对人健康的影响,也便于预防毒兽的入侵,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实践中找到的应对恶劣环境***取的办法,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而不是刻意追求。
说一说最熟悉的重庆吊脚楼。吊脚楼是一种古风建筑,反映的是最真实,最百姓话的风格。 至今为止,有一部分人还居住在吊脚楼,有些甚至在进行着一些小吃 早餐之类的商业活动,重庆味十足。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
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建在河两岸的山坡上,从山脚直到山顶,层层叠加,从下走到上面很吃力,从上向下走更难一些。吊脚楼里边都是木头结构,很有特色,风景独特,值得一去!
吊脚楼多在武陵山中,古代,山中多虎狼,地下多湿障,或因地势逼仄不得以而为之。先功能而后特色。最有名的吊脚楼在沈从文的书中。其实土家苗家还有更神奇的冲天楼,其特色木质结构四五层,雕窗刻梁,精美绝伦。
曾到湘西凤凰古城游览,见过苗族、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吊脚楼”,亦称之为“吊楼”,我所见之吊楼或沿着沱江两岸或依山而建,大多为两层或三层的木石结构楼,下面一层是柱子支撑,多放置杂物或养殖家畜,可以起到通风干燥的作用。二楼三楼住人,大都建有阳台、栏杆扶手,可以晾晒衣物,可凭栏远眺,可接待朋友,可烹茶饮酒,实为当地的舒适住宅。这样的设计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发展而来,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应天顺时因地制宜的智慧。
那年游览土家族吊脚楼,领略了土家族吊脚楼的风姿,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小律:
《烟雨凤凰城》
(凤凰古城,夜幕下华灯楼船处处笙歌,游人如织商贾
云集抛掷年华,只有在清晨雨巷,才可领略沈从文笔端流淌的诗情和黄永玉淡抹浓妆的画意!)
细雨微风江水青,
凤凰栖梧土司城。
笙歌夜夜唱春晓,
远客熙熙曙色生。
吊楼青石滋弄巷,
湿花碧伞漾清音。
画图一卷看不尽,
桥廊卧水两卿卿。
—20170313凤凰古城
注:
1)江水:绕凤凰古城之沱江;
2)土司城:古时苗族、土家族首领土司据此得名;
3)吊楼:少数民族吊脚楼;
4)桥廊:江面窄处,有的桥就是一座阁廊,如“雪桥”、“红桥”。
请问有哪些网站可以去欣赏动漫美图?
1.半次元绘画频道:
频道为同人绘画而生,希望为中国的绘师们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平台,以图会友,交流萌点和脑洞,进行创作,从而结识更多同好。
2.堆糖:
主题是收集发现喜爱的事物,以图片的方式来展示和浏览。堆糖的目标是链接人的兴趣和事物,重新组织信息流动的方式。
3.LOFTER:
网易LOFTER,每天都有超过500万幅生活方式作品诞生,汇聚了各个领域内的品质生活家与生活达人,摄影师、插画师、手作匠人、美妆分享、穿搭爱好者、手账作者、健身爱好者、美食爱好者。
4.pinterest:
Pinterest***用的是瀑布流的形式展现图片内容,无需用户翻页,新的图片不断自动加载在页面底端,让用户不断的发现新的图片。
5.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