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食用油是口味重要,还是营养成分更重要?你是怎么理解的?
从口味上讲呢,美食家讲的食用油主要作用是提香,要么食物没有口感和食欲。
从健康来讲呢,营养学家和健康学家讲的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及亚油酸等含量和比例,比如欧米伽3和6。
可是呢,大部分人只强调了自己理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正如问题提出者所“疑惑”的哪个重要?!
老C说:个人喜好和稍微看些“专业知识”相结合最重要——荤油(动物油)香,饱和脂肪酸较多;植物油香度稍差,但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二者混合使用,天下无敌。
别信那些油脂含谷维素、降低胆固醇之类——作用有限。
享受生活吧
每个家庭都离不开食用油,做菜时可以对增加食物的色香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之一。以前家中使用的都是大豆油,传统的压榨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有化学浸出提取,或者是水酶法的。食用油也从单一的大豆油逐渐演变成了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或者经常看到的玉米胚芽油,色拉油等新品种。
小编觉得花生油和豆油在炒菜的时候就可以清晰的闻到油的香味儿。而且做出的菜肴颜色也好,吃着很香。吃东西并不挑剔的,我在口感上面觉得都差不多。
之前逛超市的时候,由于好奇,看到绿色的菜籽油,心想这种油做菜是什么味道呢?果断入手后在当晚做菜品过程中,闻了闻,在香味中伴随着一丝的辣味,在锅中由于温度加热油沫发黄。当晚做菜很不成功,后来与同事聊天知道这种油得与其他油搭配使用,口感就会提高不少。
现在家里用的主要都是橄榄油,说它是最有利于健康的食用油之一。而且可以用来拌沙拉,非常的方便。并且研究表明,橄榄油如果长期食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能够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消化系统。对于有胃酸胃炎等症状的人,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制作面包甜点的烘焙上面也可以用到橄榄油,而且当打开烤箱的时候,那种橄榄油的香味,非奶油能比拟的。
建议大家在选择食用油的时候,可以试一试橄榄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上说法大家赞同吗?可以关注和在下方说出你的想法。
谢谢邀请!
所有用于烹饪的食用油,都是为了提香,如果不用油炒菜,菜肴真的不叫佳肴,因此食用油的香味还是蛮重要的。
但是,食用油的健康和营养更为重要。主要是现在的市场销售什么油都有,地沟油、转基因油,浸出工艺还有化学物质残留的植物油等等,如果买到这些油真的很不开心,既不香更无营养,甚至对身体有害。如果是这样,自己买肥猪肉榨油可能还会更健康一些了。
另外,山茶油比较好,除了单不饱和脂肪酸达80%,对身体十分有利外,它的亚麻酸与亚油酸之比是1:4,与人体母乳的亚麻酸亚油酸的比例(1:4)相同,或者说极为接近。因此,有条件的可以买一些正宗纯山茶油作为烹饪调节食用。正常情况下,还是动、植物油混合食用为佳。
1.油分多种,高端点,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等,日常用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2.工艺两种,浸出和压榨。由于压榨在加工过程中,未使用化学材料,深受大众喜欢!但大部分的大豆油都是浸出工艺。
3.不要长期吃一种油,要混合着吃,营养才更均衡。由于调和油的配方大多厂家不公布,所以还是自己调这吃更好。
4。个人认为,吃好点,吃少点!才更健康!
自助餐食谱可以计算营养成分么?
自助餐食谱可以计算营养成分。
在自助餐中,每一种食物都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含量,比如: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等。根据食谱中每一种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计算出整顿自助餐所含有的营养成分。
为什么食物营养成分表一直都有钠元素而没有别的?
中国***取的是“1+4”模式,即能量+四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因此,除了部分豁免食品外,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必须有以上这5个项目。
三大营养素是人体必需的三大宏量营养素,而钠并不是,之所以要加入钠含量,主要是健康方面考虑的,最直观的就是高钠饮食和高血压的关系。
感谢邀请,
因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太多,不可能通过小小的营养成分表表示出所有的营养成分,一般来说会选择常见或者对人有影响的成分来表示,除了最基础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总热量,铁、锌、钙以外,其他营养成分只有部分食品会详细标注,不过很多食物都会标致出钠离子含量,因为钠离子是对人体来说较为重要的物质,和它对应的还有钾离子,大多数都会标识出这些物质,不过绝大多数都会表示钠离子含量,因为钠离子的多少和人体健康是有密切关系的。
钠是构成食盐的金属元素。膳食中的钠主要存在于食盐中,它是烹饪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保证肌体水份平 衡的最重要物质,没有食盐,人的生存将受到障碍。食盐在防止食品***上有重要作用,钠是构成食盐的不可缺少的成份。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是胰汁、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参于心肌肉和神经功的调节、和氯离子组成的食盐是不可少的调味品。因为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一些钠,所以很少发生钠缺乏问题。但食用不加盐的严格素食或长期出汗过多、腹泻、呕吐及肾上腺皮质不足等情况下,会发生钠缺乏症。钠缺乏症可造成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由于失水体重减轻、哺乳期的母亲奶水减少、肌肉痉挛、恶心、腹泻和头痛。此外,过多出汗和盐量不足可同时使热能耗尽,在这种情况下,应服用盐片和补充大量水分。膳食中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将导致高血压,如果误将食盐当作食糖给婴幼儿食用,有可能导致死亡。
另外,钠的日常摄入量是有明确限制的,婴儿和儿童的钠需要量估计为58毫克。每升人奶含钠161毫克,而普通瓶装奶品每升含钠161~391毫克,每升牛奶含钠483毫克。一岁以内婴儿平均每天食用钠量从出生2个月的婴儿每天约300毫克到12个月的婴儿每天约1400毫克,远远超过需要量。健康的成年人食用的钠量比幼儿最低需要量稍高便可维持钠的平衡。在高温环境下,丢失1升水需要补充2~7克氯化钠。对具有高血压家史的人,食用盐量应限制在每天1~2克。因此,在食品标签上基本都可以看见钠离子的含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高盐饮食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第三大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和第二位的分别是高血压和吸烟,高血压和高盐饮食都位列前三甲,而高盐饮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人群60%为盐敏感型。食盐摄入量越大则血压越高。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增高2.0mmHg。
然而更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可以说高盐、高钠食物简直无处不在。有时候甚至防不胜防!不但我国食品营养样成分表中标注了钠的含量和参考值,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食品标签上对钠都有标注!
所以,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标签上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学会甄别高钠食品。凡是钠的“营养素参考值%”(NRV%)超过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的食物,都可视为高钠食品。这类食物常见于各类的火腿肠、烤鱼片、牛肉干、果脯、咸干花生等[_a***_],另外各种腌制食物,比如咸菜、榨菜、酸菜、泡菜、咸鱼、海米、虾皮等都是高盐的。另外还有一些调味品中也含有很多拿,比如酱油、大酱、味精、鸡精、等调味品。
当然,除了钠还有其他应营养素的标注,比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有维生素、矿物质等等,但是依据相关法规,只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是强制要求必须标出的,其他营养素可以根据产品状况,企业自行决定是否标注。食物营养成分表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是我们了解食品营养组分和特征的最主要途径。食品营养成分表中的钠的标注可以作为我们选择食品的重要依据!
关于营养标签的参考文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作者: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新浪微博医疗大V;中国营养科学传播之星,从事临床营养治疗、营养培训教学和营养科普传播20余年,出版《吃的百科》《长胎不长肉》等科普书籍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