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养?
科学营养在于“科学”两字,不是说哪种食物营养营养好,或者哪种食物贵,就拼命吃哪种食物。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水),只要每种营养素都均衡摄入了,就是科学营养。具体这些营养素通过哪些食物来摄入,需要摄入多少,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来饮食即可。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乔荆副主任医师介绍:
人只有营养充足、均衡才有可能健康成长,营养是肌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料,以维持生命的整个过程。人所吸收和利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营养素,一共有七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称为三大营养素,另外四种是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叫作巨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叫作微量营养素,可以看,巨量营养素里蛋白质是需求量最高的,高达20%,脂肪占到15%,糖类占到2%,微量营养素中维生素占有1%,矿物质占5%。
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占到55~65%,所以水也是营养素,大家不要小瞧喝水,通常人生病了,旁人都会说要多喝水,有的人认为喝水没什么用,其实水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保证体内有足够的水,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我是北京卫视《养生堂》特邀营养专家于仁文,专职营养工作20多年,每天都要无数次面对这两个字,这是我的专业所在,也是精神所在。
营养这两个字是名词也是动词,就这个词而言,营:寻找、谋求的意思,例如古时所谓的营生,就是寻找谋生的手段;养:养分、养料,指的是食物中的养分或者可以养生的食物精华。
1️⃣营养和营养素是不同的两个词
很多人认为营养通指的是食物中的某某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其实营养和营养素并不是一个概念。
营养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广义的词,包含动词和名词,而营养素全都是名词。
2️⃣营养随着健康状况而变化
营养针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比如瘦人也许需要更多的热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而胖人也许更需要低热量的食物,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样,糖尿病人、高血压或高血脂的人以及痛风或癌症的人所需的营养也有差别,适合你的未必适合隔壁老王。
3️⃣营养需求随着经济条件而变化
在经济匮乏的年代里,食物不能满足生理需要甚至生长发育需要,最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是蛋白质营养不良,所以我小时候鸡蛋、肉都是高营养的食物;而40年之后,物质极大丰富,每天都可以吃的比过年还好,蛋白质已经严重超标了,大多数人此时最缺乏的却是蔬菜、水果、菌藻类、薯类杂粮等低热量、低蛋白、高纤维、高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了。
4️⃣营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人从出生时的嗷嗷待哺和花甲之后的功能衰退,百八十年间所需要的营养是有差别的。比如婴儿时虽然更需要蛋白质,但没有哪个人呱呱落地时就开始吃肉的,只能靠吃奶长大,两三岁了才开始吃肉,而长大后我们可以从无数的食物中获取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不同,甚至营养素的摄入量也与年龄的变化有关。
所有天然的食物都是有营养的,只是侧重点和含量不同而已,但食物中的营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会因储存时间、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更与烹饪加热的温度变化直接相关。比如,同样一条鱼生吃是营养损失最少的,虽然并不是很安全卫生;这条鱼如果清蒸则是口感鲜嫩、营养损失较少的;
如果这条鱼做成了松鼠鱼,要有复杂的刀工、拍粉过油炸,复炸两次后又浇了大量高糖、高脂肪的芡汁,那这条鱼的热量就会骤增、蛋白质有可能不容易消化,如果手法不对还会产生致癌的杂环胺、淀粉可能产生很多的丙烯酰胺、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可能已经全部损失.......
想不到一个忽然看到的问题让我写了这么多,各位见笑了!如果您有更靠谱的答案,我们可以在评论区讨论,谢谢!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我的悟空问答,您有营养或饮食的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感谢图片作者!
本文作者:
婴儿出生后,首先是呼吸,其次是吸乳,呼吸和吸乳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呼吸和吃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基本需要,吸进体内的氧气和吃进体内的食物是维持人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这最基本的物质就是营养物。
营养,就是人的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人体的组织器官、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保健防病的过程。维持这个过程平衡运转、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物质叫营养素。
营养素,是人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体力活动和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这些营养素,有一部分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而不能在人体内合成,这部分营养素叫‘’必需营养素’’。还有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的食物成分通过代谢过程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直接获得,这些营养素叫‘’非必需营养素‘’。
不管是必需营养素,还是非必需营养素,都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离不了的。
除了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的其他成分,如膳食纤维和很多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对人体来说都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
人活一世图个‘’吃‘’,不无道理!‘’吃‘’是人的基本需要,离开了‘’吃‘’,生命也就为期不远了。
你说是吗?
哇,这么多大佬都有回答,好有压力。我是日本营养体系出身的,所以对营养的认识和国内有所不同。我认识的营养没有那么高深,就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什么的,但是日本的营养学比较重视人体的实际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营养素,在吸收,消化,代谢上是不同的。同样是动物蛋白,有的人喝得牛奶,有的人喝不得牛奶。这个时候,对喝得牛奶的人是营养,对喝不得牛奶的人就不是营养了。
所以营养这两个字,不同的人的说,含义不一样的。“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就是这样道理。
那么,在补充营养之前,要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好处,什么对自己有害处,就非常重要了。古往今来,因为大补把自己给补死了的大有人在。所以定期体检,因地制宜,均衡饮食,才能真正的补充营养。谢谢啦
人产生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疾病是与健康相对应的一种异常的生命状态,是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不论你的年龄或性别,不论你的财富或权势。生病是非常不舒服的生活体验,没生病时,我们会想着如何去预防它,生了病,我们则会想办法去解决它,无论是预防疾病或者治疗疾病,我们都应该先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疾病发生的原因在病理生理学学上可以称为病因,它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为了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产生了病因学这门学科,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病因的种类多种多样,一般我们将其分为一下六类。
第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通常指的是细菌、***、真菌等,它们主要引起感染性疾病,比如皮肤感染、肺炎、败血症等是由金***葡萄球菌引起的,平常身体出现的各种癣则可能是由真菌引起的,还有由***引起的乙脑、***性肝炎,至于***,大家小时候可能有过肚子痛,然后医生会开治疗蛔虫的药物,这里的蛔虫就是一种***,但现在因为大家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意识的提高,蛔虫病应该较少见了。第二类是理化因素,即物理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包括高温、寒冷、做体检时遇到的射线、噪声等,化学因素则是一些酸碱和毒性物质。
第三类是营养因素,我们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补充营养,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饮食也有营养要求,但要注意,营养摄入不足或者补充过量都会引起疾病,比如脂肪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但吃的太多有会产生脂肪肝、肥胖等[_a***_]。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或者说是营养健康,这也是为什么需要营养师这一行业的原因。
第四类是免疫因素,我们身体健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免疫系统的功劳,它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同时在解决体内的废物和致病因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机体免疫能力过强、免疫缺陷或者自身免疫等因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机体产生疾病。
第五类是心理和社会因素。随着医学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发展,对很多问题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心理和社会因素会引起疾病这一关念也愈加受到重视。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社会的不适应,会导致机体产生精神障碍和代谢紊乱、平衡失调,从而带来不良影响,现在已经证实,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很大的联系。
另外还有遗传因素,也就是遗传物质畸变或者变异引起的疾病,它会遗传或者说传递给我们的后代。
问题回答 哈尔滨医科大学 袁红梅 审核 吴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