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南北朝初期,鲁菜、苏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后称“四大菜系”。随着餐饮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地方菜愈显其独有特色而自成派系。这样,浙、闵、湘、徽地方菜在清末加入,正式形成“八大菜系”。之后又逐渐衍生出其他各种地方风味菜系,如京菜、上海菜,秦菜,晋菜,鄂菜,豫菜,东北菜。
谢谢悟空邀请,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饮食文化菜系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文化,历史,饮食风俗各有不同,菜系在选料,切配,烹饪,经过长期演变各有不同自成体系,南北菜肴风味就明显不同,到了唐宋,南菜系,北菜系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鲁菜,川菜,粵茶,淮扬菜,成为他方菜系,到清未,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有许多流派,川,鲁,粵,淮,后来有浙,闽,湘,徽,于是形成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都说鲁菜是四大菜系之首,是以什么标准评判的?
作为一个家里开过酒楼,又写过美食专栏的山东人不吹不黑,来说说我的理解。
所谓的四大菜系定义和划分,最早也要追溯到清朝中后期了。那时候流行一个说法是官家吃鲁菜,商人吃粤菜,文人士子吃江南菜,百姓人家吃川菜。 其实,这四个菜系无一不讲究刀工繁复,精烹细作。平心而论,对于食客来说只存在口味的差异和适应程度,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 为什么要所谓的鲁菜第一呢?主要归咎于官本位思想和
鲁菜宴席的规矩和仪式感决定的。
在中国古代很长的一段历史当中,社会阶层大致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自从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以后,举国上下无论穷富都以读书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美好的职业生涯。十年寒窗苦读,换来一朝登上天子堂。想想都觉得***。
鲁菜的礼仪在周朝已经定下了基本调性,后又经过孔孟等文人大咖的不断追捧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四平八稳又严谨周到的套路。古代书生官员,都自称孔孟的学生,自然对【子们】的那些套路痴迷不已。宴席规格,座次排位,上菜顺序,敬酒言辞都让他们体会到了做官的好处,极大满足了虚荣心。其他三个菜系虽然也有种种的迷人之处,但对于精神层面的享受来说,官员们更喜欢鲁菜和鲁菜宴席。他们一边觥筹交错,一边满面红光地唱: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得意之情,流于言表。社会行为中,话语权一度掌握在少数上层人手里,作为庞大国家机器当中的关键部分,当然所谓的座次、定义是由他们来决定的。
鲁菜凭什么能成为四大菜系之首?这其中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过在说鲁菜之前,我们先说说四大菜系的来历——所谓四大菜系,形成于清朝初期,既鲁菜、川菜、粤菜、苏菜, 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地方菜!所以被称作"四大菜系"。有人说我们中国不是有八大菜系吗?是的,但是最初只有鲁、川、粤、苏这四大菜系,后来到了清末,才有了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的形成,从此以后,代表中华美食的八大菜系终于诞生!
而其中起源于齐鲁大地上的鲁菜之所以能称为四大菜系之首,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是中国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源发性质的菜系,而后来的淮扬菜、川菜、粤菜则是属于影响型的菜系(也就是说他们这些菜系多多少少受到了其他菜系的影响)!比如小编是河南人,喜欢吃豫菜,豫菜作为中国很有影响力的细分菜系,也同样受到了鲁菜的影响。还有就是京菜(京式菜系),京菜也受到了鲁菜极深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鲁菜成了四大菜系之一并居首位,而京菜却只成为了中国的细分菜系之一)。换句话说,鲁菜是为中国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奠基的菜系!也是中国家常菜的源泉和基础!
一个地方的菜系,和这个地方的物产和风土密不可分,鲁菜也是这样,山东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山有水,有海有湖,同时又沃野千里,物产极为丰富!其粮食蔬菜,家禽,海产品等种类繁多,品质很高!这就为鲁菜的诞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大家都知道,鲁菜特色是咸鲜、浓油赤酱,同时具有香、脆、嫩、醇的特色!且刀工精细,技法全面,调味平和,菜品繁多,火候严谨,特色鲜明。擅长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等技法!而这些技法,则又奠定了中餐的烹调技法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鲁菜便崭露头角,善于烹饪牛、羊、猪等食材,还善于制作家禽、野味和海鲜。在当时的齐鲁大地上,已是名厨辈出。所以鲁菜无论是其物产,历史,还是烹饪技法,或是做菜的功力,都是最悠久、最丰富的,最有难度的菜系。
鲁菜之所以能称为四大菜系之首,第二个原因就是历史悠久,影响力大!早在宋代以后鲁菜就已成为"北方美食"的代表。到了明、清两代,鲁菜已然成宫廷御膳扛把子!一个菜系能成为宫廷菜的主体,被***所青睐,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宫廷菜系,是相当不容易的!想当年,在明清两代北京的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顶级的二十四名店,皆为鲁菜。所以说鲁菜堪称是四大菜系之首,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鲁菜家族三大风味奠定其四大菜系之首的位置!说起鲁菜家族三大风味,大家都知道,在鲁菜的内部又分为——齐鲁、胶东、孔府三种风味,这三大风味都蜚声海内外。其中齐鲁菜以济南菜为代表,菜品以清鲜脆嫩著名。而用高汤调制也是济南菜的一大特色。其高汤分清汤和奶汤两种——清汤清澈见底,味道鲜美;奶汤颜色乳白,赏心悦目。济南菜的烹调方法除了炸、煎、爆、炒、还有焖、焯、烤、烧等,还特别善于制作拔丝、蜜汁等甜菜。被大家熟悉的糖醋鲤鱼就是济南菜,比较出名的济南特色菜还有汤爆双脆、葱烧海参、棒子鱼、油爆鱼芹等。
鲁菜家族三大风味之一的胶东风味,则以烟台福山青岛菜为代表。流行于胶东、辽东等地。以烹饪海鲜见长,口味以鲜嫩为主。代表菜有肉末海参、香酥鸡、崂山菇炖鸡、原壳鲍鱼、酸辣鱼丸、炸蛎黄、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黄鱼炖豆腐等。
鲁菜家族三大风味当然也少不了——孔府风味,以圣人孔府所在地曲阜菜为代表!用一句话来形容孔府风味再合适不过,那就是孔圣人的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儒家圣贤们早就奠定了中国饮食对精细的审美取向以及五味调和的调味哲学)!什么一品寿桃、翡翠虾环、[_a***_]珍珠笋、燕窝四大件、拔丝金枣等佳肴,堪与过去皇朝宫廷御膳相比!
所以鲁菜以其原创性的菜系,悠久的历史文化,广泛的影响力,深厚的口味传承,堪称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首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