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为什么形成的最早却进入不了十大菜系?
豫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所有的菜系都是由豫菜演变发展的,30年前全国大中城市部有豫菜饭馆,在北京各部委食堂的厨师大部分来自河南,人民大会堂,***宾馆的总厨师长也全来于河南.豫菜是各菜系的先辈所以没有参加菜系的评选。
豫菜周口十大名菜?
1、胡辣汤 产自周口西华县逍遥镇,大家常称为逍遥镇胡辣汤,此汤名震中原,尤其是郑州,大街小巷都开满了胡辣汤店,是早餐必备之佳肴,最好的搭档很多,有油条、油馍头、包子、水煎包、油饼、肉合等。
2、邓城猪蹄 是商水县邓城镇的一道名吃,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猪蹄味道纯正,烂至脱骨,肥而不腻,口齿留香。
3、白吉馍,一般的烧饼面坯为饼状,而白吉馍的面坯为碗状,烙馍时碗状面坯的碗底朝下进行烙制,这样烙出的馍的火色非常漂亮。烙制好的白吉馍白边毫无火色,内侧有一线若隐若现的火色线,火色线形成一个很周整的圆,圆圈内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图案,很漂亮。出锅的白吉馍不但表皮焦香酥脆,馍瓤绵软可口,馍的外型搭眼一看,其形制,图案就像一个汉朝的瓦当。白吉馍上不带火色的地方不带一点杂色,洁白如玉。
4、孔集烧鸡 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主要特点是色亮、形美、肉烂、皮裂、味香等。
5、太康肘子 色泽呈枣红色,皮筋而烂,肉嫩而不腻,可以说是酥烂可口,回味无穷。
6、孙店热豆腐 据说源于南宋,又叫大罗圈豆腐,是周口项城市孙店镇的一道特色小吃。豆腐细腻润滑,入口即化。
7、关德功烧鸡 是周口市的一道美食,据说源于德州扒鸡,其特点就是用手一抖,骨肉分离。
8、蒲菜 是产自淮阳龙湖的一道菜,可以与猪肉、鱼肉一同烧制,亦可以炒鸡蛋,还可以制作成腌菜。
9、盘龙鳝 用新鲜过油炸至金黄,鳝鱼成圆圈形状,然后再浇上辣椒、花椒炒成的油,味道呈味,热吃和凉吃口味完全不同。
10、高集烧饼 烧饼外酥里软、老少皆宜。
周口十大名菜第一名淮阳方布袋烧鸡豆腐皮,第二名商水县邓城猪蹄,第三名太康肘子(猪脸),第四名鹿邑孔集烧鸡,第五名项城盘龙鳝,第六名项目烙馍炖小鸡,第七名扶沟包屯牛肉(比太康马头牛肉、周家口牛肉都好吃),第八名,商水固墙热豆腐(固墙捞面不算菜),第九名鹿邑试量狗肉,第十名淮阳黄花菜。个人体会,不喜勿喷啊。
为什么说我们河南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估计这说法是我们河南省的某些人说的。美不美,家乡水。
广西人认为出了广西,就没有什么好吃的了。
湖南省觉得其他地方的都没有什么味道。
鲤鱼焙面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为啥在郑州却很少能吃到?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当然是这个菜比较费功夫,要考验厨师的功力,否则,这个面是拉不来那么细的。
小编曾经亲眼见过两次拉这么细的面。一次是在太原的山西迎宾馆,但是那个纯属表演性质,面拉的确实也非常细。但是见风即化,并不能吃。
而开封的这个焙面,是要在油锅里转一圈的,要不然也难逃风化的命运。
再以这个小笼灌汤包为例,以前都是人工和面,要好几个人这个摔那个摔的,所以灌汤包子端上桌才能立住架。但是现在由于人工比较贵,也就换成了压面机伺候您各位了。所以,包子没有原来的好吃,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吃的多见的多,再就是有些饭店偷工减料的后果。
在郑州,不单是鲤鱼焙面很少,就是传统的豫菜十大名菜也不多。
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豫菜基本都是选用本地盛产的食材,价格便宜,成本低了,自然售价也上不去。
还以鲤鱼焙面为例,在开封的多家知名饭店,也就是几十块钱的事。比如说这道菜的发源地又一新饭店,我印象中好像才58块钱。这还是他们的拿手菜,特色菜的价格。您各位想想,几个人点七八十来个菜,充其量也就几百块钱的事。相比较粤菜或者海鲜等,豫菜定价明显的比那些低的多了。
可能有的朋友特别是开封的朋友会说,本来就已经吃不起了,因为开封的经济差,收入低,老百姓进饭店都已经消费不起了,再涨价就更受不了。
那么我也相信咱开封人也经常出门的不在少数,你去外地消费看看,很多地方还真比咱们这里贵的多。
比如说新疆很多小城市甚至县城,平常都看不到几个人,但是那边的菜价,真比河南贵。
老豫菜了,不过吃的人真不多。这个菜早几年在阿五吃过,还不错。去开封也吃过,区别是一个番茄酱一个糖醋汁,鱼都不是很大,没有土腥气,面蘸上糖醋汁好吃。一定要趁热吃,凉了有点腻了。
郑州的崛起在最近几十年,谈经济,谈发展之类的问题可以按你这样的方式问。要是谈传统的东西这样问就不大对了,因为这不是郑州的强项,没有很正常。豫菜不在主流的菜系之内,也就是河南省内有这样的叫法,为什么?因为河南在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全国中心,那些时候人员交流频繁,这就造成了河南的饮食文化杂而无规。其实也不光是河南,凡是历史名都,大多都有这样的问题,例如西安,北京都是如此,仅有个别名菜名吃。豫菜的名吃大概也就是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宫廷菜鲫鱼焙面,套四宝这些,再有就是各地的特色小吃,基本也集中在开封。所以想吃豫菜首选是开封,洛阳。别的地方当然也有,不过不大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