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河南三个省都是古都所在地,为啥没有入选八大菜系?
陕西的古代一直是战略重镇,崇尚武勇,战斗频道,吃饱穿暖是第一要求,所以长期的文化下来不拘于小节,食品以耐饥张力气、快捷为主,相对我国各大菜系来说比较简朴。不是我们小吃比较丰富。
古都是皇帝统治中心,
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而菜系反映风土人情,
具有极其广泛群众性!
很难受到皇帝的影响。
相反很可能影响皇室!
民俗会影响江山社稷!
治国理政应重视民俗!
和古代没关系,最初树立这个的目的是在国际上说我们饮食也是源远流长,就像当年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树立一个雷锋精神一样,明白吗?后来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发展成了餐饮商业营销模式。
对于商业运营这方面,南方人一般优势突出,就像现代的“六一八”,“双十一”、“双十二”、“平安夜”、“圣诞节”等西化式和电商双结合的的市场商业,大多是南方商家炒作起来的。
所谓的“菜系”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它最早是五六十年代任商业部长的***向外宾介绍中国地方风味时发明的新词。
若以文献为据,「菜系」一说在1***0年代前的出版物尚无踪影;到1***0年代中期,才日渐增多。
所谓的“八大菜系”,198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小常识」栏目刊登了由汪绍铨撰写的《我国的八大菜系》,是现有文献中的最早记录。
当时,「菜系」一词才刚成为饮食业术语不久,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很快发明出「四大」「五大」「八大」「十大」等一大堆菜系。
改革开放之后,官方举办的1983年中国第一届烹饪技术比赛、1987年中国烹饪协会成立大会,乃至1987年副总理田纪云的讲话,也都***用了「四大菜系」之说。
不过,其反对者也为数众多。在1987年烹协成立大会时,甚至江苏代表们内部就起了分歧,不少人反对用淮扬菜代指江苏菜系,认为淮扬只能与南京、苏锡、徐海平齐。
到了1990年代,「八大菜系」逐渐反超。
1992年3月中国商业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烹饪词典》将「四大菜系」列为条目,引起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烹饪协会纷纷鸣不平,最后扩充为「八大菜系」,此后渐为定局。
当然,未能列入其中的地方风味,仍不断试图成为「第九大菜系」。直至2003年,陕西、云南、贵州、河北、东三省都做过如此努力。
最近的一次尝试,发生在2017年4月6日,北京烹饪协会正式发布「京菜」菜系,宣称要打造「九大菜系」。
不过时至今日,随着餐饮业的高度发达和市场细分,「八大菜系」之类的捆绑营销早已不能满足饮食业的宣传需要,顾客也不再会为了此类名头决定今晚吃什么。
你觉得河南用有自己的菜系吗 河南是出皇帝最多的地方,吃本地菜肯定最多,蛋习以为常,但吃了某地菜觉得好要上供,肯定当地受宠若惊,大肆吹捧,请问当今八大菜系有京菜吗?有沪菜吗?当今这两个城市不也是美食荟萃吗?只能说是缺啥吹啥,太多了就用不着吹了。另***国宾馆历届厨师长哪里人?厨师之乡在哪里?慈禧、光绪的御厨在哪里?
山西菜为什么不是八大菜系?
因为没有八大菜系精致。
因为山西菜没有川菜的麻,没有湘菜的辣,没有粤菜的精,而且以前几乎全是一锅烩,没有八大菜系的那种精致。山西是以面食为主的,面食就达上百种。
山西菜一般指晋菜。 晋菜,是以山西为发源地的菜系,基本风味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晋菜选料朴实,烹饪注重火功,成菜后讲究原汁原味。
中国八大菜系中的蔬菜不包括?
中国八大菜系中都包括蔬菜。
中国八大菜系不是按照食材划分,而是按照制作工艺,味型特点划分的。因此每一菜系中都有以蔬菜作食材的菜品,都有经常使用蔬菜作为食材的素菜。如川菜名菜鱼香茄子,这道菜就一点肉肉一点鱼都没有,主食材是茄子这种蔬菜,其他食材就是泡姜、泡海椒以及一些调料了,鱼香味是用泡姜泡海椒灯调出来的,怎么样?川菜厉害吧!另外,眼观就是一点油腥都没有的白水煮白菜,其实不能算素菜类,因为其“开水”的制作才用了鸡鸭猪火腿等。
中国八大菜系中并无东北菜。
我国菜系按照地域的不同,分为八大菜系,分别为: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
东北菜有特色,但形不成菜系,原因很多。就我个人而言,我来自南方的小镇,在大学里和北方的舍友饮食就很不一样,甚至生活习惯都天差地别。所以东北菜很难符合大众的口味和点评
江西菜为什么没有列入八大菜系?
1、菜系分散
赣菜又叫做江西菜,有5大流派构成,分别是南昌菜,赣南客家菜,九江菜,饶帮菜,萍乡菜,虽然主要流派是这5个地方,但其实江西11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和菜品,菜系很分散。
2、特点不明显
赣菜各个菜系的特点也不明显,比如南昌菜的主角藜蒿炒腊肉,但其实这道菜品是有季节性的,只有冬春时节鄱阳湖才有藜蒿,至于腊肉更是冬天的特产,靠一道季节时令菜显示是很难进八大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