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品营养标签指南制定依据?
餐饮食品营养标签指南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通过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到不同食物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临床实践中对不同食物的试验和观察也为制定营养标签提供了实际依据。
营养需求和健康推荐: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人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制定标签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根据健康推荐,制定营养标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情况,并做出适当的饮食选择。
食品营养标签目的?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卫生部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的目的:
一、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
二、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
三、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些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营养信息将有效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
二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食品营养标签也有助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
每一种食品都会设置有营养标签,营养标签是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他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能量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就是食物包装上的一个叫“营养成分表”的小表格,它就像食物的“***”。面对纷繁复杂的预包装食品,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可以提供给我们重要的信息。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全文?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强制标识内容。根据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2021年9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的进展成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国家卫健委正在组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新标准对预包装食品营养信息标识提出了新要求
饼干营养标签制作的方法与步骤?
饼干的营养标签制作
1、工作准备
2、工作程序
程序1 了解产品分析计划和相关标准 14个
程序2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原料和添加的辅料,确定产品的营养特点。p328
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
程序3送检样品
程序4整理检验数据
检测数据的异常值予以剔除,并查找原因;用于计算营养标签标示值的数据,至少有10次以上的送检结果才比较稳定。
程序5数据修约
程序6 与国家质量标准比较
程序7 营养素参考值计算
NRV 营养参考数值。
某营养素% NRV=(某营养素含量×单位重量/该营养素NRV )×100% NRV值参考四级P231表4-8
程序8 营养声称选择
程序9 营养标签的核定与归档
食品营养标签包括什么?
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是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 营养标签包括下列内容: (一)营养成分; (二)营养声称; (三)营养知识指南。 营养标签必须标示下列营养成分: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四)碳水化合物 (五)钠 营养声称包括: (一)营养素含量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含量“高”、“富含”、“低”“无”等的声称; (二)含量比较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与基准食物或者参考数值相比“减少”或“增多”的声称; (三)营养属性声称:指食品原料特性的声称, 如“强化”、“增加”、“xx天然来源”、“纯果汁”的食品等。 营养知识指南: 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中对某营养素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作用的声称。 营养标签上标示的营养知识指南应当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符合《营养声称和营养知识指南准则》的要求。不得暗示或声称营养素防止或治疗疾病的作用,不得宣传产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