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和鲁菜的最大区别在哪儿?
川菜和鲁菜是我国有名的两大菜系,特别受欢迎,但是却因地域的不同,其特点与风味,制作都有相当大的差别。川菜起源四川,鲁菜起源山东。
川菜是麻辣,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川菜以家常菜为主,高端菜为辅,取材多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鲜。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鲜、香;白味口味多变,包含甜、卤香、怪味等多种口味。
代表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和东坡肉等,其他经典菜品有:棒棒鸡、泡椒凤爪、灯影牛肉、廖排骨、口水鸡、香辣虾、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锅、麻辣香水鱼、板栗烧鸡、辣子鸡等。
鲁菜风味独特,个性鲜明,其风味和技艺南北贯通,尤其风行于北方地区。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北魏末年《齐民要术》总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框架;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
经典菜品有一品豆腐、葱烧海参、三丝鱼翅、白扒四宝、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油爆双脆、扒原壳鲍鱼、油焖大虾、醋椒鱼、糟熘鱼片、温炝鳜鱼片、芫爆鱿鱼卷、清汤银耳、木樨肉(木须肉)、胶东四大温拌、糖醋里脊、大虾、招远蒸丸、枣庄辣子鸡、清蒸加吉鱼、葱椒鱼、糖酱鸡块、油泼豆莛、诗礼银杏、奶汤蒲菜、乌鱼蛋汤、锅烧鸭、香酥鸡、黄鱼豆腐羹、拔丝山药、蜜汁梨球、砂锅散丹、布袋鸡、芙蓉鸡片、氽芙蓉黄管、阳关三叠、雨前虾仁、乌云托月、黄焖鸡块、锅塌黄鱼、奶汤鲫鱼、烧二冬、泰山三美汤、清汤西施舌、赛螃蟹、烩两鸡丝、象眼鸽蛋、云片猴头菇、油爆鱼芹、酥炸全蝎、西瓜鸡等。
为什么从鲁菜和川菜开始介绍?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
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鲁菜川菜在餐饮界是什么地位?
无论是“八大菜系”还是“四大菜系”,鲁菜都是无可置疑的“菜系之首”。山东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圣地,奠定了中国基本的饮食思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等。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便是文化中心、富庶之地,不少中餐中如今共通的烹调技法,都源自鲁菜。例如川菜名菜开水***,吊清汤之法便是典型的鲁菜技术。其实很多技法是否由鲁菜首创并不可考,但相关方面最早的详细文献,不少都仅可追溯到《齐民要术》,说的就是齐鲁大地的人文风物。
现代菜系大约成型于明清,由于政治中心在北京,宫廷膳食以鲁菜与满族菜为主,鲁菜无可置疑地成了主流,晚清时名头最盛的“八大楼”无一例外是鲁菜馆子。当时唯二可堪一比的,也就是由讲究生活品质的盐商和文人所推至巅峰的淮扬菜了。
可惜到了今日,鲁菜衰落了。大抵是因为鲁菜工序繁琐,成本高昂,普及度毕竟及不上川湘菜。另外鲁菜讲究中正平和,用现代人的思维就成了没特色,不能符号化就意味着难以推广,于是只能归结为一个“咸”,实是误解。
川菜成型较晚,“蜀人好辛香”的传统由来已久,但辣椒直至明代才传入中国,川菜发展至今日水平至少也是民国的事了。川蜀之地饮馔之风由来已久,但确定下接近现代川菜的风格,大约公认是在清末民初,并吸纳了不少鲁菜与[_a***_]菜的优点。
不过,川菜成型之后,便以惊人的速度推广发展,如今在国民普及度上是无可争议的菜系之首。川菜虽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优点,味型变化极其丰富,但其可怕的传播力,不得不说需归功于“麻辣”二字。其实四川人理解的“麻辣”是一种特定味型,但外乡人理解中,只要放了花椒与辣椒,那就是麻辣,甚至日本人管所有辣的中国菜都叫“麻婆”。
其实外乡人认为川菜只有麻辣时,四川朋友也无需介怀。只靠着“麻辣”便统治了全国人民的味蕾,不正说明这是***爱戴的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