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三大菜系介绍?
徽菜的三大菜系如下
皖南风味菜肴咸鲜味醇、原汁原味,皖江风味菜肴咸鲜微甜、酥嫩清爽,皖北风味菜肴咸鲜微辣、酥脆醇厚,合肥风味菜肴咸鲜适中,酱香浓郁,淮南风味菜肴咸鲜香辣、滑嫩味浓。自古以来,江淮各地就流传着一张张口味丰富、历久弥香的美食名片。
徽菜又叫安徽菜系,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沿江、皖南、沿淮三种地方风味菜构成,以皖南徽菜为主要代表,是徽菜的发祥地。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徽菜的特点及其代表菜肴品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沿江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闻名,烹调特点有三重,重油、重色(酱油色)、重火工。烹调技艺以烧、炖突出,且重视火工,善于保持原汁原味。其中沿江菜以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烟熏技术也别具特色。
皖南山区的徽州菜发源于黄山地区的歙县,在新安江畔的古镇屯溪一带得到进一步发展。
沿淮菜主要由蚌埠、宿县、阜阳等地方风味构成,品味上成中带辣、汤汁口重色浓,惯用香菜佐味及配色。
三支徽菜各有千秋,丰富多彩。但归纳起来,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
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独到。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成品菜的风味要求,分别***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
三是娴于烧炖,浓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烧、炖及熏、蒸菜品而闻名。
四是注重天然,以食养身。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徽菜代表菜肴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问政山笋、无为熏鸭等。
“火腿炖甲鱼”,以徽州山区特有的“沙地马蹄鳖”为主料,火腿及火腿骨等为佐料。菜成后汤色清醇,肉烂香浓,裙边滑润,无腥味。
“红烧果子狸”,以栖息山中的果子狸为主料,佐以净梨等原料,红烧成菜后,菜色金黄,汤汁稠亮,狸肉细烂浓香,味鲜甜带有微咸,是冬季时菜中的珍品。
“腌鲜鳜鱼”,以淡盐水腌制的鲜鳜鱼为主料,佐以猪五花肉、山笋等。莱成后入口肉嫩白鲜美,为徽州著名的传统风味。
“问政山笋”,择著名的歙县问政山竹笋煮后,浇以麻油等佐料制成。笋色玉白,清香脆嫩,鲜甜微酸。
八大菜系中的徽菜是安徽菜还是徽州(老徽州)菜?
徽菜起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清朝中、末期达到了鼎盛,徽菜是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代表菜品:徽州毛豆腐、红烧臭鳜鱼、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等。
由此可见,徽菜和徽州的历史比安徽的历史更早。所以历史上的徽菜是徽州菜。徽菜属于安徽菜的一个种类,但不能等同。
现在由于徽州经济势弱,皖北以合肥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兴起,掌握了话语权。开始强推徽菜等于安徽菜的概念。部分的百科已经被篡改。这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实在令人扼腕。
同理,历史上的徽商也指的是徽州商人。可惜今天这个概念也被泛化了。
徽州一带(现泛指黄山市和宣城绩溪)才是徽菜发源地,绩溪更是被誉为徽菜之乡,徽菜的“轻度*** 严重好色”重色重油重味,独特的食材更是中华菜系中的一绝
徽州菜馆出现在江浙沪等地城市中,安徽还未建省!你说徽菜是安徽菜还是徽州莱!?如果说徽莱是安徽菜,那么从南到北飲食文化差别很大,如何形成一个统一的菜系!安徽建省才300多年,实际上徽菜在此之前就已走向市场。同样,徽派建筑也只能是以徽州地区为核心,包括附近周边的建筑,才称徽派建筑,而不是从南到北、差别很大的安徽建筑。建议今后安徽和徽州文化,以“皖”和“徽”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