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个时期烹饪都会用到哪些调料?
每一道美食的烹饪都不单单是在原料的选择上,各种调味品的食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记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餱”,这就已经说明古人在烹饪美味佳肴的时候,十分重视味道的调和。调味品很多,除了人们常说的油、盐、酱、醋、糖之外还有葱、姜、桂、茴香、八角、花椒等。
盐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蜀王本记》中记载:“宣帝地节中始穿盐井数十所”,那时就已经有了盐井的出现。
《管子》记载:“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两升少半”。有人说,五味之中,盐当居第一,而古人调味,首先选择的也是盐,《尚书》中有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醋,又称为“酢”,
《齐民要术》中对酢的酿造记载如下:“七月七日作,大率麦一升,水九升,粟饭九升,一时顿下,亦向满为限。绵幕翁口,三七日熟”,《齐民要术》中对于醋的制作方法共记载了24种,这只是其中之一,醋的种类很多,三黄醋、小麦醋、麦黄醋、大麦醋、糟醋等,使烹饪出的美食更滑美味。酱这一调味品从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传统的调味料,汁浓郁、色乌红、香温馨是酱的特点。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说过:“不得其酱不食”,陶谷的《清异录》中也记载:“酱,八珍主人也”。在春秋时期的祭祀中,对酱的选择要求也十分高。
Cola
中国古代商周时期就说过,烹饪之道,大羹不和也。意思就是为了吃到食物本来的味道,有意识地在一些羹中不放调味料,八大菜系之中粤菜最多这样的菜式,例如白斩鸡,白灼对虾,打边炉等,都是不放调料煮熟即食。
相对于古代,环境还没有被污染,山清水秀,食材新鲜,吃起来显然会更有口感,就拿走地鸡和棚养鸡来对比一下,饲料喂养的鸡一般一个半月就上市,这些鸡与其说是长大的不如说是催熟的,棚养密度高,容易生病,所以喂养的时候不可避免要使用激素,这样的鸡吃起来根本没有口感,肉质软而松散,除了用调味料加味别无它法。而走地鸡不符合经济效益,长期放养起码要三个月才能上市,因为是自然生长,这样的鸡肉肉质韧性高,口感好,即使不加任何调味料就这么用清水煮熟也远比棚养鸡好吃。所以古代即使没有调味料,食材也是远比现代要生鲜。
再说所谓调味也不一定需要调味料,例如国宴用的开水白菜,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煮为一锅上汤加少许盐然后用这样的上汤去浇熟***心,用的调味料也就是盐而已,但汤清如水,鲜味十足,很多山珍海味也不及这样的味道。
再比如沿海一带的渔民烹饪海鲜一般都是清水煮熟,尤其是螃蟹贝类,过多的调味料反而适得其反。
真正会吃的食家往往吃的是食材本身,而不是调味料。所以古代烹饪调味料少未必比现代的调味料多就难吃。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辛、苦、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制了丰富多***、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从周代起,人们即已认识饮食中调味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而,有因季节不同及时变换调味品烹调饮食的习惯。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食用油脂。有:花生油、动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芯油、米糠油、棉子油、葵花子油、茶油、椰子油、油橄榄油、桂皮油、海松油、花椒油、红花油。
二、鲜调味品。有:大葱、葱头、大蒜、生姜、香菜。
三、香辛调味品:大茴香、小茴香、莳萝、食茱萸、花椒、丁香、桂皮、辣
四、粒粉调味品。有:食糖、芝麻粉、花椒粉、辣椒粉、椒盐粉、胡辣粉、五香粉、沙茶粉、虾籽、豆豉、红曲。
五、酱制调味品。有:酱油、豉油、虾油、糟油、鱼露、食醋、酒、腐乳汁、甜面酱、辣椒酱、辣瓣酱、沙茶酱、蒜头酱、蜜桂花、芝麻酱、花生酱、菌油、笋油。
六、花调味品。有:桂花、菊花、茉莉花、玫瑰花、夜合花。等等。《周礼.天官.食医》:“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补充】
古代的辣味调料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由大小茴香、丁香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古代的调味品远没有现代这样丰富,我国最早的调味其实只有酸味和咸味。说到酸味,人首先想到醋。但在古代最早是没有醋的,酸味来源于梅子,咸味来源于盐。
《尚书》中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调味品渐渐多了起来,主要有醯、盐、梅、姜、桂、酱、醢、豉等。醯即醋。
醢,就是肉酱,是以咸为基本味的各具风味的精美调味品的总称。此外还有葱、姜、蒜等,姜和小葱是中国原有的,大葱、大蒜则要等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才传入中国。糖大约是唐代才有的,还有“饧”,是类似于糖的东西,由饴(麦芽糖)加上米粉制成。
绘旅人烹饪调料哪里弄?
绘旅人烹饪调料获取方法如下:
烹饪调料在第三个副本打五次可以获取,每天只能拿两次(免费一次副本一次)。 每日累计通关5次【食材寻味之旅】关卡(难度不限)即可获得调料,每日仅限1次。2月3日5:00[寻味之旅] 玩法关闭后,[烹饪调料]不再掉落。
烹饪调料可以在【寻味之旅】中增加烹饪次数。活动结束后剩余道具系统将自动回收。
烹调中清热下火的调料?
清热下火食谱一:
做法:
2、将打好的果汁倒入锅里,切记开[_a***_]慢慢煮,不要煮焦了,煮到果汁变得浓稠。
3、最后加入之前备好的蜂蜜,搅拌均匀等变成羹状就行了。可以当做早餐食用。
功效:可以健脾益肾,适用于脾肾气虚、小便不利等症状,可以下火利尿。
清热下火食谱二:
材料:泥鳅50克、豆腐25克
做法:
1、将泥鳅去除内脏,然后洗干净。将豆腐切成块状。
2、把处理好的泥鳅放到锅里加上调味料以及适量的水开大火煮滚,再转成小火。
3、煮到7分熟的时候放入豆腐,煮到全部东西都熟了就行了。
清热下火食谱三:
材料:小水鸭1只(买的时候叫店家处理好)、冬瓜300克、薏米50克、陈皮3片、姜2片、适量的料酒。
做法:
1、提前一晚浸泡薏米、陈皮洗净备用。
2、将处理好的水鸭洗净、飞水,切成块。然后将冬瓜切成大块。
3、在砂锅里放入水、鸭块、陈皮、姜片。煮滚之后改小火炖煮1.5小时。之后放入冬瓜以及冬瓜皮继续煲30分钟。随后加入调味料食用。
清热下火食谱四:
材料:马蹄250克、荔枝300克、火龙果半个
做法:
1、将荔枝剥皮去核,洗干净。马蹄去皮洗干净切成小块。火龙果去皮榨汁。
2、把备好的荔枝、马蹄放到锅内,煮滚后去除泡沫,小火煮20分钟。然后放入适量冰糖继续炖煮5分钟。
3、等到稍凉之后,就倒入火龙果汁,搅拌均匀放到冰箱2个小时后食用。
厨艺调料什么意思?
厨艺调料是指烹饪时所用的调料,是用来调制作食品等的***用品。
调料包括各种酱油、食盐、酱味等单一调味料及鸡精调味料等复合调味料,有以下几种:咸味调料、甜味调料、酸味调料、辣味调料、鲜味调料等。
厨艺调料是指在烹饪或制作食物过程中所需要的用于造味、调味、增香或提色的材料。常见的厨艺调料有盐、糖、醋、酱油、味精、葱姜蒜、花椒、香菜等。不同的菜品需要使用不同的调料,以增添食物的口感和适应不同的食材和烹调方式。良好的调料搭配可以提高菜品的质量,使其更加美味可口。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厨艺调料,对于烹调出美味佳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烹饪时,哪些调料是提鲜的,哪些是去腥的,哪些是增香的?
提鲜的调味品主要有盐,味精,鸡粉,鸡汁,蚝油,i+g,乙基麦芽酚,各种酱类,红腐乳。去腥的香料主要是,生姜,香葱,白芷,丁香,肉扣,良姜,草寇等香料,增香的香料主要是大小茴香,焦糖色调味剂。做肉类,一是要提出鲜味,二是要香料中和肉类中的硫化物,三是需要茴香类的香料掩盖肉类的不良气味,四是需要美拉德反应产生焦糖气味。
大家好,我是川菜麦师傅!一个有着将近20年经验的专业厨师。
本文是麦子的第252篇原创问答,希望能为你带来一些烹饪方面的帮助!
在我们日常烹饪中,所添加的调料大多都是兼备几种作用的!比如兼备调味、去腥的盐和醋,兼备着去腥、提鲜、增香作用的姜、葱、蒜、醋等等调料!
所以在我们烹饪过程中,了解好原材料的特性,了解各种调料的作用与功效同样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烹饪是食材与调料的融合,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把食材加工至能吃的情况下,去除其异味、保持原味、提升口感与鲜味、以及增加一些特殊的香味,以达到菜品味美鲜香的目的!
事实上我们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食材本身的鲜味和香味、香料的香味和鲜味、调味料的香味、鲜味,以及各种添加剂的鲜味、香味。这些东西都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最终融合在一起,在最终菜品上面体现出来!
第一个我先介绍一下提鲜的一些调料!基本上所有调料都或多或少的具有提鲜的作用!
①:很多的调料都是兼备着2种以上的作用!这里先介绍一下兼备提香、去腥、增香三种作用的调味料!
我们常见的有:盐、料酒/酒类、醋、蚝油、花椒、胡椒、辣椒、豆瓣、十三香、姜、葱、蒜。
②:兼备提鲜、增香的调料。
常见的如:生抽/各种酱油、辣鲜露、美极鲜、海鲜酱、柱候酱等酱类、香油、腐乳、番茄酱、陈皮、山楂等调味料。
③:常见纯提鲜的调料有哪些?
纯以提升鲜味的调料最常见的应该是鸡精、味精了!
总结下来:基本上所有调料都具有一定的提鲜效果!所以我们在烹饪时,只要菜品的鲜味达到要求,有的时候是可以不加鸡精味精的,比如鱼香或者荔枝味的时候,就没有加过鸡精味精!
其实很多的原材料本身具有鲜味,只要达到鲜味要求后,完全可以不加一点一滴的鸡精味精,这一点有些高级养生素菜餐厅,是可能做到的!当然这也是极少数!我只见过一次!
第二个介绍一下有哪些调料有去腥作用的!
我们常用的去腥调料应该是酒了吧,包括料酒、白酒、啤酒、红酒之类的。其实我们常用的其它调料,它们都具备去腥效果的!
比如:花椒、辣椒、姜、葱、蒜、盐、醋、柠檬、十三香、醪糟、椒盐、孜然、胡椒、蚝油、甜面酱、叉烧酱、黄豆酱、豆瓣酱等等酱料,它们都具有去腥的效果的!并且这些调料还有提升菜品风味的能力,有时交叉使用不同调料,会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第三个介绍一下增香的调料!
事实上所有的调料它都带有自己特有香味,只是有的很淡,有的香味较浓!以增加香味为主要目的的调味品,我们常见的如下:
孜然、香油、陈醋、鲜花椒、山胡椒、花椒油、红油、泡椒油、芝麻、紫苏油、山胡椒油、葱油、美极鲜、辣鲜露、豆豉、各种酱料,比如辣椒酱、黄豆酱等等。
事实上,我们烹饪的时候,并不仅仅依靠调味料来增加香味!我们更加重视的,应该是各种食材的本身香味,以及各种食材本身所带来的香味,只有合适的利用这些食物本身香味,才能做出让不会吃腻的喷香菜肴!
总结下来:提鲜、去腥、增香都是为了菜肴本身风味而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保留食材本身的风味,再根据不同菜品去选择不同的调料!不要为了味道或者鲜香味而去一味的添加调味料!
事实证明调味料只要合适的添加就好,不宜多放,而且市面上的调料绝大多数都是合成调料的,添加剂吃多了,对身体并无好处!
原创码字不易,欢迎大家 点赞、转发、评论。
更多内容,请点关注!谢谢大家!